书悦网 -第一推动丛书综合系列:真理与美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3:15:56

第一推动丛书综合系列:真理与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第一推动丛书综合系列:真理与美精美图片
》第一推动丛书综合系列:真理与美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第一推动丛书综合系列:真理与美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579441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8.2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3:15:56

寄语:

(生动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科学家创造的共同经历:动机、创造和美。)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的七篇演讲,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和体验美的经历,如海森堡发现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完善其著名的方程式,魏尔提出引力规范理论等,它们都涉及到共同的问题:动机、创造和美。作者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固有的和谐。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科学家(1946)

第二章 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1985)

第三章 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1975)

第四章 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1979)

第五章 米尔恩讲座爱德华·阿瑟·米尔恩和他在现代天体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1979)

第六章 纪念A.S.爱丁顿诞辰一百周年讲座(1982)

第七章 K.史瓦西讲座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1986)

附录 寻求秩序——钱德拉塞卡对黑洞、蓝天和科学创造力的思考


作者介绍:

S·钱德拉塞卡(S.Chandrasekhar ),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因其“对恒星结构和演化过程的研究”而获得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译者介绍:

杨建邺,1935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曾任华中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

王晓明,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1992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本书收集的是我的7篇演讲,它们反映了我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和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篇演讲是40年前做的(具体情况我在下面还要讲到),其余6篇是在1975年之后的10年中做的。正因为前后相隔几十年,所以它们显示了一个科学家态度的变化。(或成熟?)

这些演讲都做过精心的准备,在内容的细节以及措词上也做过认真的考虑。事实上,它们都是在一些重要的讲座上宣读的;收集在本书中时原稿未作改动,只删掉了一些开场白。

这些演讲大致上有两方面的内容。前4篇主要阐述美学和动机的问题。其余冠有米尔恩、爱丁顿和史瓦西讲座的3篇演讲,虽然其部分内容是介绍他们各自的经历,但也都间接地谈到了上述一般问题。特别是在卡尔·史瓦西讲座的演讲中,主要讨论的是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它是前面《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讨论的继续。

从1946年做《科学家》的演讲到1976年做《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的演讲,中间相隔30年。前面我已说过,这是由特殊环境形成的。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科学追求的动机或这种追求的美学基础,是不值得认真讨论的;而且对认真讨论这些问题的科学家,他们也往往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屑一顾。我在1945年大致上也持有这种观点。但是,当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哈钦斯(R.A.Hutchins)却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在他组织的系列讲座中做有关《科学家》的演讲,他在信中解释道:

这次系列讲座的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批评能力,使他们了解什么是优秀的工作,引导他们尽力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希望每位演讲人谈谈他自己从事本行工作的体验,通过阐述其特性、总结其目的以及解释其技巧,来说明各自工作的价值。

开始,我不大愿意接受邀请,因为对这些问题我没有认真思考过。此外,哈钦斯邀请的其他演讲人的名单中还有赖特(F.L.Wright)、勋柏格(A.Schoenberg)、恰卡尔(M.Chagall)、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使我心虚、怯场。想想看,谁看了这张名单不会吓一跳。但那时我还很年轻,无法抗拒一位大学校长的权威,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思考那些我当时还很生疏的问题。

当我再次看40年前我的讲稿时,我感到有些话我今天不会说,或者说法有些不同。但我还是把它收进了这本书,因为把1946年的演讲与1985年的演讲《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放在一起,也许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判断一位科学家对问题的观点如何随时间变化。

从时间顺序上看,《科学家》演讲之后是1975年《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的演讲。1974年,由于生病我不得不疗养了半年,这使我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专心致志地思考一些我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半年的学习、思考和研究,不仅为我即将做的演讲提供了基础,而且使我对美的敏感性在科学素养中起的作用,产生了持续的兴趣。对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方面研究得越深入,就越是加强了我的这一兴趣。(我应该补充一点,我所发现的新事实或新见解,在我看来并非我的“发现”,而是早就在那儿,我只不过偶然把它们拾起来罢了。这看来有点奇怪,但这是真的。)

1975年以来的所有演讲中,用来阐述我的观点的一些相同的“故事”,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地方出现,但有两条相互交错的线索把它们串连起来。一条线索是关于在科学中对美的追求,另一条线索是关于艺术和科学中不同创造模式的起源,这是我在1975年讲演中明确提出来的。这两种创造模式的明显差异,在我们讨论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和一位科学家的工作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评论一位艺术家时,我们常常把他们的工作区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种区分一般表示出作家成熟程度和认识深度的不同。但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却往往不能这样。对科学家往往是根据他在思想领域或实践领域做出的一个或几个发现的重要意义来做出评价。一位科学家“重要”的发现往往是他的个发现;相反,一位艺术家深刻的创造多半是他后做出的。这种明显的差异我至今仍然感到迷惑不解。

近,我突然悟出了一点道理,也许有助于认识这种明显的差异,我不妨简略地说一下。16世纪和17世纪科学家的目的与现代科学家有明显的不同。牛顿是突出的例子。在大瘟疫时期他避居于家乡伍尔兹索普,这一期间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一些定律。大约20年之后,在哈雷的请求下他才重新写出开普勒定律的推导,但他没有就此打住,他甚至也不满意他随后做的演讲《论物体的运动》。不写完全部《原理》他是不会罢手的:他写这本书的速度和连贯性,在人类思想史上真是无与伦比。从现有的认识水平来看,牛顿的拼搏在一个方面给人们以启迪,那就是他并不急于宣布他的发现;他想完成的研究远不止这一个发现,他似乎要把他的发现放在整个科学领域之中,而且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他有能力建成的整体。在牛顿所处的时代,这种科学观比较普遍,例如开普勒在给出行星运动定律后,他本可心满意足,但他却决定写一本《新天文学》。伽利略也是如此,他在做出他的一些伟大发现后并没有停步,他显然认为他必须写出《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后来,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继承了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的这一传统。

当然啦,如果现在一个正常的人还去刻意模仿牛顿、伽利略和开普勒,别人一定会取笑他,认为他闲着没事干。但是,这些范例表明,以巨大的视野作为科学的目的在科学史上确实存在过,而现在科学的目的则没有往日那么宏大。现在的科学目的逐渐转向强调改变科学方向的发现上,这种改变也许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与伏打、安培、奥斯特和法拉第名字相联的一些发现,必然先于麦克斯韦的综合;它们各自需要不同类型的努力。无论如何,强调“发现”的倾向仍在继续,而对在科学发现中如何理解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因素,则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了这种倾向。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把某人的想象综合起来,即使在有限的范围里,也已经失去了价值。例如,我们不会向爱因斯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发现他的引力定律20年后,他有没有设想(或感到能够)写一本像《原理》那样的书来阐述广义相对论。

假如16世纪和17世纪的伟大科学家对科学追求的目的在今日仍然通用,那么艺术家和科学家在创造模式上的差别,也许就不会出现了。这种看法正确吗?

我还想补充一点,在确定哪些演讲该收进这本集子中时,我与妻子拉莉莎(Lalitha)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她的鉴别能力和毫不逊色的洞见,对本书后定稿起了重要作用。我还应该感谢她对我不断的鼓励。

S.钱德拉塞卡

1986年12月8日



原文赏析:

任何人想要突然作出惊人的发现,这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每个人都要依赖前人的工作。…… 科学家并不依赖于某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依赖于千万人的集体智慧,千万人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尽他自己的一份力量,知识的大厦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大家可以理解到为什么科学家往往是国际主义者,为什么科学家现在对科学自由的可能限制极为忧虑。


带着一种自信的微笑,他曾对我说:“我是足够幸运的,当亲爱的上帝还在工作时,我能越过他的肩膀瞧了一下。”对他来说,那就够了,完全够了。这给了他巨大的喜悦和勇气,使他能镇定自如地对付他在这个世上一再遭到的敌意和误解,并且不致于误入歧途。”


到现在为止,我已通过列举一些科学巨匠的生活中的事件,来描述他们对科学追求的各个侧面。现在我回过来讲一些更一般的例子。同样,我从一个实例开始。在迈克尔逊晚年,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花这么多时间去测量光速。据说他的回答是:“它太有趣了。”不可否认,在对科学的追求中,“有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趣”这个词并不意味着缺乏严肃。确实,在《简明牛津字典》中,“有趣”(fun)被解释成“滑稽举动”(drollery)。但是我们能够肯定,当迈克尔逊把他生活的主要兴趣描述成“有趣”时,绝对没有那样的含义。然而,我们赋予迈克尔逊所用的“有趣”这个词的准确含义又是什么呢?更一般地说,愉悦和乐趣的作用是什么呢?

尽管愉悦和乐趣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科学中的奋斗结果,但失败、挫折及绝望起码也是追求科学的人常常碰到的事。毫无疑问,克服了困难,将会给人带来最终成功的快乐。那么,失败纯粹是科学追求中一个否定的方面吗?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和末期,随着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的建立,物理学有了迅猛的发展。狄拉克对这种发展的描述是: 

将它描述成一种游戏(game),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这种说法是很恰当的。无论什么时候,某人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他都能就此写一篇论文。当时,对于一个二流的物理学家来说,很容易做出一流的工作。此后,再也没有一个如此辉煌的时代了。


现在谈一谈《原理》的风格。与早期先学发现时表述思想的方法极不相同的是,《原理》是用冷漠的风格写成的。这种风格常使读者无周旋的余地。正如惠威尔(whewell)贴切地描述的那样:

……当我们读《原理》的时候,感到如同像身在古代的军械库中,那里的武器尺寸如此之大,以至当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惊奇:能用它们做武器的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几乎提不动它……

显然,《原理》以刻板的层叠的风格出现,很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在出版《原理》时,牛顿告诉德勒姆(Dreham)说:

为了避免让那些在数学上知之甚少的人损害我的思想,我故意把《原理》写得深奥一些。但是,有才能的数学家,还是可以理解的。我想,他们理解我的证明之后,会赞同我的理论。


有一些科学巨匠的魁力在于,他们对一个课题首先作出了说明,在于他们提出了以后被证明是很有成效的新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家的魅力则在于他们完善了某一课题,使该课题变得具有连贯性和明确性。我认为瑞利勋爵实质上属于第二类。


如果这位年过60的科学家喜欢对青年人的成就指手划脚,那很可能害多益少。但是,如果你只做你所理解的事,那情况就可能不相同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而是从中得到了乐趣,而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

该书作者思考的是一些我们大家应该思考但又“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你获得很多价值。

2018年新版的《*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和封面,简约个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科普给你更多想象。


前言

前言

 

 

本书收集的是我的7篇演讲,它们反映了我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和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篇演讲是40年前做的(具体情况我在下面还要讲到),其余6篇是在1975年之后的10年中做的。正因为前后相隔几十年,所以它们显示了一个科学家态度的变化。(或成熟?)

这些演讲都做过精心的准备,在内容的细节以及措词上也做过认真的考虑。事实上,它们都是在一些重要的讲座上宣读的;收集在本书中时原稿未作改动,只删掉了一些开场白。

这些演讲大致上有两方面的内容。前4篇主要阐述美学和动机的问题。其余冠有米尔恩、爱丁顿和史瓦西讲座的3篇演讲,虽然其部分内容是介绍他们各自的经历,但也都间接地谈到了上述一般问题。特别是在卡尔·史瓦西讲座的演讲中,主要讨论的是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它是前面《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讨论的继续。

从1946年做《科学家》的演讲到1976年做《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的演讲,中间相隔30年。前面我已说过,这是由特殊环境形成的。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科学追求的动机或这种追求的美学基础,是不值得认真讨论的;而且对认真讨论这些问题的科学家,他们也往往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屑一顾。我在1945年大致上也持有这种观点。但是,当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哈钦斯(R.A.Hutchins)却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在他组织的系列讲座中做有关《科学家》的演讲,他在信中解释道:

这次系列讲座的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批评能力,使他们了解什么是优秀的工作,引导他们尽力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希望每位演讲人谈谈他自己从事本行工作的体验,通过阐述其特性、总结其目的以及解释其技巧,来说明各自工作的价值。

开始,我不大愿意接受邀请,因为对这些问题我没有认真思考过。此外,哈钦斯邀请的其他演讲人的名单中还有赖特(F.L.Wright)、勋柏格(A.Schoenberg)、恰卡尔(M.Chagall)、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使我心虚、怯场。想想看,谁看了这张名单不会吓一跳。但那时我还很年轻,无法抗拒一位大学校长的权威,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思考那些我当时还很生疏的问题。

当我再次看40年前我的讲稿时,我感到有些话我今天不会说,或者说法有些不同。但我还是把它收进了这本书,因为把1946年的演讲与1985年的演讲《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放在一起,也许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判断一位科学家对问题的观点如何随时间变化。

从时间顺序上看,《科学家》演讲之后是1975年《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的演讲。1974年,由于生病我不得不疗养了半年,这使我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专心致志地思考一些我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半年的学习、思考和研究,不仅为我即将做的演讲提供了基础,而且使我对美的敏感性在科学素养中起的作用,产生了持续的兴趣。对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方面研究得越深入,就越是加强了我的这一兴趣。(我应该补充一点,我所发现的新事实或新见解,在我看来并非我的“发现”,而是早就在那儿,我只不过偶然把它们拾起来罢了。这看来有点奇怪,但这是真的。)

1975年以来的所有演讲中,用来阐述我的观点的一些相同的“故事”,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地方出现,但有两条相互交错的线索把它们串连起来。一条线索是关于在科学中对美的追求,另一条线索是关于艺术和科学中不同创造模式的起源,这是我在1975年讲演中明确提出来的。这两种创造模式的明显差异,在我们讨论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和一位科学家的工作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评论一位艺术家时,我们常常把他们的工作区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种区分一般表示出作家成熟程度和认识深度的不同。但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却往往不能这样。对科学家往往是根据他在思想领域或实践领域做出的一个或几个发现的重要意义来做出评价。一位科学家“重要”的发现往往是他的个发现;相反,一位艺术家深刻的创造多半是他后做出的。这种明显的差异我至今仍然感到迷惑不解。

近,我突然悟出了一点道理,也许有助于认识这种明显的差异,我不妨简略地说一下。16世纪和17世纪科学家的目的与现代科学家有明显的不同。牛顿是突出的例子。在大瘟疫时期他避居于家乡伍尔兹索普,这一期间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一些定律。大约20年之后,在哈雷的请求下他才重新写出开普勒定律的推导,但他没有就此打住,他甚至也不满意他随后做的演讲《论物体的运动》。不写完全部《原理》他是不会罢手的:他写这本书的速度和连贯性,在人类思想史上真是无与伦比。从现有的认识水平来看,牛顿的拼搏在一个方面给人们以启迪,那就是他并不急于宣布他的发现;他想完成的研究远不止这一个发现,他似乎要把他的发现放在整个科学领域之中,而且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他有能力建成的整体。在牛顿所处的时代,这种科学观比较普遍,例如开普勒在给出行星运动定律后,他本可心满意足,但他却决定写一本《新天文学》。伽利略也是如此,他在做出他的一些伟大发现后并没有停步,他显然认为他必须写出《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后来,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继承了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的这一传统。

当然啦,如果现在一个正常的人还去刻意模仿牛顿、伽利略和开普勒,别人一定会取笑他,认为他闲着没事干。但是,这些范例表明,以巨大的视野作为科学的目的在科学史上确实存在过,而现在科学的目的则没有往日那么宏大。现在的科学目的逐渐转向强调改变科学方向的发现上,这种改变也许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与伏打、安培、奥斯特和法拉第名字相联的一些发现,必然先于麦克斯韦的综合;它们各自需要不同类型的努力。无论如何,强调“发现”的倾向仍在继续,而对在科学发现中如何理解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因素,则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了这种倾向。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把某人的想象综合起来,即使在有限的范围里,也已经失去了价值。例如,我们不会向爱因斯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发现他的引力定律20年后,他有没有设想(或感到能够)写一本像《原理》那样的书来阐述广义相对论。

假如16世纪和17世纪的伟大科学家对科学追求的目的在今日仍然通用,那么艺术家和科学家在创造模式上的差别,也许就不会出现了。这种看法正确吗?

我还想补充一点,在确定哪些演讲该收进这本集子中时,我与妻子拉莉莎(Lalitha)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她的鉴别能力和毫不逊色的洞见,对本书后定稿起了重要作用。我还应该感谢她对我不断的鼓励。

S.钱德拉塞卡

1986年12月8日


书籍介绍

本书收集了作者的七篇演讲,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和体验美的经历,如海森堡发现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完善其著名的方程式,魏尔提出引力规范理论等,它们都涉及到共同的问题:动机、创造和美。作者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固有的和谐。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赞(428+)
  • 情节曲折(190+)
  • 引人入胜(128+)
  • 小说多(346+)
  • mobi(324+)
  • 图书多(670+)
  • 速度快(229+)
  • 差评(407+)
  • 服务好(423+)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5-01-05 00:09:37 )

    。。。。。好

  • 网友 瞿***香: ( 2025-01-20 00:02:41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郗***兰: ( 2024-12-25 11:50:0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焦***山: ( 2025-01-05 21:01:16 )

    不错。。。。。

  • 网友 汪***豪: ( 2025-01-13 17:53:1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寇***音: ( 2025-01-06 11:26:2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訾***雰: ( 2024-12-25 03:08:3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谢***灵: ( 2024-12-25 02:35:5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堵***洁: ( 2025-01-10 20:48:51 )

    好用,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