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生坚守,魂系敦煌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与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有关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的长篇对谈录。对谈从池田大作于第五次访华时(1980年)与常书鸿相识开始,收录了两人在北京、东京两地间往返的书信。
两人围绕敦煌,谈古说今,讲东道西,就中外艺术史、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展开讨论,新见迭出,精彩纷呈。此外,他们还谈到各自的志趣理想、人生经历和彼此的友情。言谈话语间,表现了两位作者让人感佩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展露出敦煌艺术的崇高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籍目录:
原版序言 池田大作
原版前言 常书鸿
新版序言 常沙娜
章 丝绸之路上的宝石
遥远的憧憬地
敦煌莫高窟的开创
沙漠大画廊
佛典与贵重文献
第二章 寻求永恒的存在
美丽的西子湖畔
在战争年代中
朋友和师长
决定人生的相逢
苦难的旅途
第三章 人类闪光的遗产
苦难的岁月
临摹与保护
莫高窟的壁画
《法华经》的由来
第四章 美与创造的世界
敦煌艺术的特色
艺术的作用与评价
徐悲鸿先生的人格
德拉克洛瓦的艺术
敦煌壁画与鲁奥的艺术
东山魁夷的足迹
平山郁夫的画业
第五章 万代友好的纽带
日本文化的源流
在民众与民众之间架设心的桥梁
文化交流的推进
对周总理的回忆
与井上靖先生的友谊
祝愿持久的和平友好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介绍:
常书鸿 (1904—1994) 浙江杭州人,著名学者、画家、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及保护者。1927年,远赴法国学习西画。留法十年,其作品屡获大奖。与敦煌艺术的邂逅,成为他人生道路的转折。1944年,筹建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1951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此后他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做出了无以替代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敦煌守护神”。著有《敦煌艺术》《我与敦煌》《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及有关敦煌的散文、报告等。池田大作(1928— )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创价大学创办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1983年获联合国和平奖,1989年获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的人道主义奖,1999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就开始给人画像。当时虽然也有照相馆,但是照一张至少要花四五十
元钱,一般家庭是负担不起的。我在家门口写了一幅替人画像的广
告,画一张能得二三十元钱,对家里帮助很大,而我的画也越来越好
了。所以,说三叔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毫不为过。
池 田:还应该说是您人生的老师。常书鸿先生,你们家是怎样
的一种家风呢?听说,您祖父是满族军人,这家风至今还保留着吗?
常书鸿:我祖父是满族人,名字叫伊尔根觉罗。清朝时,从东北
黑龙江来到杭州担任守备军,从此,就定居杭州了。在西湖边上有一
个叫作“旗下营”的地方,清朝时迁来的满族人,大都集居在这里。
我们的祖先从东北南下以后,一般都被人称为“满族”。小时候,祖
母经常给我们讲起祖先们的故事,她告诉我,我们的祖先在战争中都
是英勇善战的好汉。
每年,到了祭祀祖先的日子,母亲总是把头发高高地挽起来,并
且穿上高高的木屐和旗袍(民族服装)。
辛亥革命时期爆发的“杀鞑子”(杀满族人)运动,对我们来
说,是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各种各样的消息交相传来,我和祖母一
起逃出去,躲了起来。不过,街上倒是非常平静,家人也没有出什么
事儿。因此,一直到1950 年,我都没敢说自己是满族人。
我生来就具有一种不屈从于权力的倔强性格,这是从祖先那儿继
承下来的秉性。我相信,祖母和母亲对我从小就进行了这样的教育。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常: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发生在1924年。当时,我正在远处画雷峰塔(为巨大的7层砖造塔,“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忽然,沙尘突起,漫天飞舞,很快,我就从一个船老大那儿听说,原来是雷峰塔倒了。值得庆幸的是,我年轻时见到过雷峰塔的雄姿。而且,还把我描绘雷峰塔的画儿精心保存了下来。所以,我始终认为,绘画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作。以后,我选择了写实主义的绘画流派,可以说受这件事情的影响很大。
常书鸿:洞窟的大小从高度及占地面积两部分来衡量。最高的洞窟是第96窟,有9层楼那么高,里面的弥勒大佛高33米。要从面积来讲,最大的是五代建成的第61窟,横宽13米,纵深14米。最小的石窟是第37号窟,确实很小,小到连人都进不去。
池田:您讲得太好了。据说,这座藏经洞是公元848年汉族再次统治敦煌时修建的,和劳苦功高的洪辩(工几言)和尚有关系。这是依据什么理由做出的判断呢?
常书鸿:当发现藏经洞之际,里面有晚唐大中年代的《洪辩告身勅牒碑》。王道士把这座碑从藏经堂中搬了出来,安放在第16洞窟通路的北壁上。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第17窟的藏经堂实际上就是供奉洪辩和尚的地方,洞中只有佛坛和神龛之类的东西,但没有应该被供奉的洪辩和尚的塑像。以后在对洞窟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位于右侧的第362号小洞窟,里面放有晚唐时雕塑的和尚塑像,这个塑像的艺术风格和尺寸大小,正好与我想象的藏经堂中缺少的洪辩和尚塑像相吻合。经过详细研究,结果证明这座雕像就是藏经堂中洪辩和尚的塑像。因此,在1963年,对洞窟进行加固施工时,我们就把这座塑像从第362窟移到了第17窟。同时,把《辩告身勅牒碑》也移到藏经堂。我在石碑的背面题字,记述了石碑的历史和发现经过。
常书鸿:我认为北魏时代(386一534)第254窟中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最为精彩。隋代(581一618)第420窟中的《法华经变》(用画表现经文中的故事)一幅也很杰出。唐代(618一907)第220窟的南北壁画上的《西方净土变》和《药师如来》也极为出色。最大的壁画是第61窟的宋代壁画《五台山图》,高3.42米,长13.45米。
池田:还有北魏时期第263窟的《供养菩萨》,描绘的是释迦初次在鹿野苑说法的部分场面,表现得悠然自得。还有,曾在“中国敦煌展”中展出的西魏时代(535一556)第285窟的《伎乐飞天》和隋朝第427窟的《飞天》。
初唐第220窟的《维摩诘经变》,表现力既丰富又缜密。
从第17窟的《侍女、比丘尼像》,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典型的侍女和比丘尼的姿态。
常书鸿: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确实有大量的忍冬纹、连珠纹、葡萄纹等图案,其中有些是从西域传来的,有些是画工们师徒相传留下来的。
在最早的洞窟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忍冬纹图案。连珠纹是从隋朝开始出现的。各个洞窟中发现最多的是莲花纹图案。
第156窟(晚唐)中,与《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相对,有一幅《宋国夫人出行图》。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与世界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有关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的长篇对谈录。对谈从池田大作于第五次访华时(1980年)与常书鸿相识开始,收录了两人在北京、东京两地间往返的书信。
2.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经历的名人围绕敦煌,谈古说今,讲东道西,就中外艺术史、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展开讨论,新见迭出,精彩纷呈。
3.两人还谈到各自的志趣理想、人生经历和彼此的友情。言谈话语间,表现了两位作者让人泪目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彰显出醍醐灌顶的大家智慧。
4. 一生坚守,魂系敦煌。没有常书鸿,就没有今天的敦煌。叹为观止的敦煌光彩,见证了常书鸿执着的人生无悔路。
池田大作曾问常书鸿:“如果来生再到人世,你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常书鸿回答:“如果真的还有来世,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我想为敦煌所做而尚未做完的工作。”
5.
常书鸿:自从在巴黎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我的命运便与敦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
池田大作: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常先生守护着敦煌,使敦煌再生,这是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生!
赵朴初:常书鸿庶几近之,不愧为“敦煌守护神”。
季羡林:筚路蓝缕,厥功至伟,常公大名,宇宙永垂。
梁思成:书鸿兄,你这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太钦佩了!可惜我的身体太差了, 要不然我也想再跟你去一趟(敦煌)呢!
张大千:我们先走了,你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护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无期的徒刑啊!
媒体评论
常书鸿:自从在巴黎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我的命运便与敦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
池田大作: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常先生守护着敦煌,使敦煌再生,这是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生!
赵朴初:常书鸿庶几近之,不愧为“敦煌守护神”。
张大千:我们先走了,你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护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无期的徒刑啊!
前言
原版序言
池田大作
1974 年,我初次访问中国。这次旅行是在绿色乍动的5 月末至6 月中旬两周多的时间里进行的。
我看到了蜿蜒曲折的长江,也目睹了雄伟壮阔的黄河;我登上了万里长城,也参观了新中国的工厂、农村,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设施等。通过与以李先念副总理(当时)为首的各界领导和青年、民众交谈,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青年时代我就爱读的中国史书、诗集中所描绘的景象与实际目睹的情景的重叠和差距,给我带来精神上的跃动。
用照片去认识一件事物,常常会为它同预想之间的差距而惊诧, 同时也为新的发现而惊喜。而站在过去只以自己的想象形成印象的景物之前时,我的内心更是欣喜不已。
例如,如果让《三国志》和司马迁《史记》的年代再一次在历史舞台上出现,那么,当时英雄们同平民百姓的生活情景就会更加鲜明。
这样的乐趣谁都能在旅行中得到,然而,这次中国之行给我的喜悦竟会如此之大。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在我的读书体验中,中国的古典诗集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在古都西安之行中这样的感受特别深。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从遥远的地方传到这里,远达罗马的宏伟的丝绸之路正是从这里开始。
在西安之旅的13 年前,我到过印度,看到了恒河,也拜访过佛教发祥地佛陀加雅。那时,从佛陀加雅出发,经过西域、敦煌、长安和朝鲜半岛后到达日本,那遥远宏大的“精神丝绸之路”仿佛就在眼前。星换月移,我又来到西安,极目远望,吟咏西域的名诗一字一句浮现在眼前。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坐落在敦煌以西,周围是一望无尽的沙漠。站在空旷的沙漠中,一个人也不认识。王维的这句诗准确地表达了当时的心情。玉关西望堪肠断——这是岑参在西去长安万余里的玉门关上发出的悲苦绝唱。这些都带着一种现实感,使我与西域、敦煌的心理距离一下缩小了许多。
见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这种距离进一步缩小。在我初次访问中国6 年后,我在第五次访问时(1980 年4 月)才见到他。常先生和夫人李承仙女士特地到我的房间来看我。
我从未想到能遇见常先生。是经每次访问时都给予我照顾的孙平化先生(当时中日友好协会的副会长)的介绍,我们才得以愉快地相见,在春日温煦的阳光下开始我们的长谈。
常先生的人生是诗,是艺术,在他的人生中有着光辉的历史和迷人的传奇故事。
我们围绕丝绸之路和敦煌谈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我真恨不得再多谈一会儿。之前我对敦煌不太了解,就连“敦”是“大”、“煌”是“闪光”的意思也是在那次交谈中知道的。自从与常书鸿先生交谈后, 我对敦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我们在东京再次相见时,正值我创立的东京富士美术馆举办“中国敦煌展”,常先生也给予了很多关照。
我曾把对常书鸿先生感谢的情思写成诗献给他,回忆他的人生之路,祝愿他与岁月一道发出五彩的光芒。
在这样的交流中,以“敦煌”为主题的对谈集正在准备刊行。我不揣浅陋,与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出版了许多对谈集。不知不觉中,交谈对象已扩展到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西德和意大利等国家。与中国活跃在线的人物出版对谈集,这是首次尝试。
从复杂的国际政治到个人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到个人的深层意识,种种“人为的分裂”正威胁着和平。在这悲剧相继发生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选择一条和谐安定的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负有重大的责任。
正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物和艺术超越遥远的岁月,成为现代人的珍贵遗产一样,我想为和平付出努力,让将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再也看不到战争与分裂。我想,每一个与我交谈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在通往新世纪的“精神丝绸之路”上,我祈祷美丽的艺术之花大放光彩,像敦煌那样的和平基地在各地诞生。
原版前言
常书鸿
我与池田大作先生初次会见是在1980 年4 月23 日。那次见面, 池田大作先生对中国的了解以及在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学识之广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敦煌学的热情,使我们首次见面时就好似多年好友一般,“一见如故”,开怀畅谈起来。
池田大作先生作为日本人民的友好使者,曾多次访问过中国。池田大作先生与他所致力的社会、宗教文化及国际和平活动,在中国也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早在1968 年,池田大作先生就提出过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建议,这使我们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我与池田大作先生保持着多年的友情,这是我一生中的又一快事,在我所相识的许多日本友人中,池田大作先生虽已年过六旬,但他为人热情、耿直,对生活和对人类未来充满信心,使我感觉到他还是一位年轻人。
自从我们相识后,近10 年间不论是池田大作先生来中国,还是我去日本,我们的相见和谈话的话题总是要涉及人类文化、丝绸之路和世界上的、保存完好的佛教艺术宝藏——敦煌。我们之所以在谈话中经常谈到敦煌,我想,这是因为敦煌不仅仅是佛教遗址,而且敦煌艺术体现了人类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当时那个充满饥荒和战乱的年代里,丝绸之路的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和佛教的东传,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和平,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我们今天对丝绸之路的重视和研究,唤起了我们精神上新的丝绸之路。这在目前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同时地球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国际政治不稳定的时代里,精神上新的丝绸之路对促进人类平等、消除战乱、走向永久和平,有着新的积极意义。
我与池田大作先生虽然在国籍、个人经历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却有着相类似的艰苦生活和努力奋斗的过程,所以,我十分理解池田大作先生所热心倡导的青年和平友好事业。1985 年秋日,我在日本埼玉县的青年和平文化节上看到了池田大作先生尽力培养下的青年一代的团结友爱、蓬勃向前的精神及池田大作先生对青年们如慈父一般亲切融洽的感情,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使我感动不已。人类的未来寄希望于青年一代,池田大作先生创建的创价大学、创价高中以及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还有美术馆、文化会馆等,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另外,池田大作先生对中国青年和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使我看到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光辉未来,一条五彩缤纷的新丝绸之路的彩虹将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连接在一起。
由于我与池田大作先生对东方文化有着同样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我们彼此尊重各自国家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对文化艺术的热情关注及奉献精神方面,我们也有着共同的意愿。1985年在东京富士美术馆举行的“中国敦煌展”,与历次敦煌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次向日本各界展示了在敦煌发现的极其贵重的经卷等历史文物。这次展览的成功,是池田大作先生及创价学会诸位先生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再一次向池田大作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有句俗语:“酒逢知己千杯少,语不投机半句多。”在本书序言即将结束之际,就如同我与池田大作先生的谈话一样,总是感觉还有许多话没有讲完,所以,我高兴地期待着下一次与池田大作先生见面和畅谈的机会。
后,我想感谢建议将我们的对谈发表出版的池田大作先生,感谢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感谢与我四十余年患难与共的生活和事业的伴侣、助手与妻子李承仙,学习和继承敦煌事业的儿子嘉煌,感谢为此书工作的诸位先生们。
新版序言
常沙娜
1992 年,父亲常书鸿亲手送给我那时出版的《敦煌的光彩—— 池田大作与常书鸿对谈、书信录》。扉页上亲笔写着:“沙娜女儿。爸爸赠,1992 年4 月22 日。”扉页上“敦煌的光彩”题字也是父亲晚年的笔迹。
我重温了父亲与日本友人池田大作先生以对谈的形式所讲述的他为敦煌艺术奋斗终生的经历,同时顺着丝绸之路及敦煌寻觅着中日文化的源流关系,还有他陪日本的文化使者井上靖夫妇、清水正夫夫妇、平山郁夫夫妇等著名学者参观敦煌莫高窟、玉门关的诸多回忆。父亲所述和感悟都是我熟知或经历的,重温时我倍感亲切。
这部《敦煌的光彩》出版不觉已过去了约20 年,此间父辈及上述学者大都已相继辞世,成为故人。如今再版此书,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常书鸿在20 世纪所走完的人生已成为不能忘记的历史。同样,当时日本的几位著名学者也为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都应该作为历史的延续。正如池田大作先生当时与我父亲对谈时所祝愿的那样:“……世界和
平的曙光已经来临,特别是扩大和平交流,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心声。我将尽自己的努力,为中日友好缔结更牢固的纽带。衷心祝愿通向和平的小溪在前进的途中变作宽阔的长江大河!”
如今,作为常书鸿的女儿,我也已进入老年,回忆历史,更加深切地领悟到父亲所走的人生道路是在为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寻求永恒的存在,也愈加理解父亲终生对理想那种矢志不移的追求精神。他凭借执着的信仰一生都在守护敦煌的光彩事业,他在充满磨难的生活中获得欣慰。他在与池田大作先生的对谈中,生动而真实地就“敦煌的光彩”讲述了诸多亲身经历和有所感悟的故事。如今这些虽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才能有新的发展和进步。
在此要感谢池田大作先生当年与我父亲常书鸿进行了如此有意义而珍贵的对谈。这得益于敦煌佛教艺术给予的缘分。
谨此,祝愿池田大作先生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21 世纪实现“为中日友好缔结更牢固的纽带”的愿望。
书籍介绍
本书是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与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有关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的长篇对谈录。对谈从池田大作于第五次访华时(1980年)与常书鸿相识开始,收录了两人在北京、东京两地间往返的书信。
两人围绕敦煌,谈古说今,讲东道西,就中外艺术史、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展开讨论,新见迭出,精彩纷呈。此外,他们还谈到各自的志趣理想、人生经历和彼此的友情。言谈话语间,表现了两位作者让人感佩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展露出敦煌艺术的崇高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472+)
- txt(499+)
- 品质不错(235+)
- 愉快的找书体验(135+)
- 字体合适(358+)
- 不亏(154+)
- 值得下载(155+)
- 实惠(575+)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5-01-16 04:55:5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曾***玉: ( 2025-01-01 22:11:2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敖***菡: ( 2025-01-09 21:04:52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方***旋: ( 2024-12-31 01:49:31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孔***旋: ( 2025-01-10 05:24:09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养***秋: ( 2025-01-17 13:48:3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常***翠: ( 2025-01-12 05:43:08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温***欣: ( 2024-12-25 16:44:0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利***巧: ( 2025-01-05 11:41:2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喜欢"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的人也看了
中国古镇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 樊登读书会推荐 心理学书籍人际交往成长压力焦虑心灵治愈 新华正版现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青岛龙的秘密 杨杨 著;赵闯 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免疫功能90天复原方案+桥本甲状腺炎90天治疗方案+桥本甲状腺炎90天营养方案 3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男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跑出你的最佳速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英语阅读(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作文,一分天赋,九分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应用化学/全国中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城乡规划原理(第10版全国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2017执业资格考试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天涯双探3 :古画寻踪 七名 上海文艺出版社【正版书籍 无忧售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正版书籍 广东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手册:变电运行分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978751236486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城乡规划实务(全国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与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新正版图书 中国地理之谜宋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9787564085087汇海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