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产品化学—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七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森林产品化学—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七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精美图片
》森林产品化学—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七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森林产品化学—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七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841499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
  • 页数:220
  • 价格:6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3:15:10

寄语:

国际先进造纸技术丛书之第十七卷,讲述造纸和木材化学品研发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本书从木材的微观结构、化学组分及其特性出发,阐述了木材的脱木素化学原理,介绍了涉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木素、半纤维素等组分,蒸煮、漂白及废水中有机物,造纸过程水中DCS等的分离及分析方法,从高分子化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等几方面论述了木材制浆造纸过程中各体系的相互作用行为,*后阐释了白度逆转(返黄)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并从发色体形成机理及其动力学特征等方面对抑制返黄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书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可供从事制浆造纸和木材化学品研发应用的高效 校师生、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与教学 学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木材结构和化学组成

1.1 介绍

1.2 木材和纤维的基本结构

1.2.1宏观结构

1.2.2 细胞类型

1.2.3 细胞壁分层

1.2.4 应力木

1.3 化学组成和分布

1.3.1 总组成

1.3.2 木材成分的分布

1.3.3 木材的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第2章 木材脱木素基础化学

2.1介绍

2.2制浆方法

2.2.1概述

2.2.3亚硫酸盐法制浆

2.3氧碱脱木素

2.3.1概况

2.3.2基础化学

2.3.3纸浆成分的反应

2.4漂白

2.4.1原理和定义

2.4.2总反应

参考文献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引言与范围

3.2 不同的分析目标和方法

3.2.1 分析目标和计划

3.2.2 制浆造纸工业中的样品类型

3.2.3 离线和在线分析

3.2.4 标准方法和研究方法

3.3 常见色谱和光谱技术基础知识

3.3.1 液相色谱

3.3.2 气相色谱和质谱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4 红外(IR)和拉曼光谱法

3.3.5核磁共振波谱

3.3.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

3.3.7 用于无机物的仪器分析技术

3.4取样和样品贮存

3.5 样品准备

3.5.1干燥和碾磨

3.5.2水分测定

3.6木材和纸浆组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3.6.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3.6.2 木素

3.6.3 抽出物

3.6.4硫酸盐皂和塔罗油的分析

3.6.5 无机物

3.7木材、纸浆和纸的直接分析

3.7.1木材成分的光谱和色谱法测定

3.7.2官能团的测定

3.8表面成分的光谱测定

3.8.1化学分析电子光谱

3.8.2二次离子质谱(SIMS)

3.9纸张及纸板中非木质(非纤维)成分的分析

3.9.1乳胶及其他涂料成分

3.9.2淀粉

3.9.3 施胶剂

3.9.4 纤维素衍生物

3.9.5其他添加剂

3.10 沉积物及斑点分析

3.10.1 直接分析方法

3.10.2分级及分析

3.11硫酸盐浆厂溶液和废水分析

3.11.1硫酸盐蒸煮废液中的有机物

3.11.2 漂白废液和硫酸盐浆厂废水中的有机物

3.12 造纸厂过程水和废液分析

3.12.1 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分离

3.12.2一种实用的综合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分子 表面和胶体化学

4.1 林产品技术中的大分子和胶体化学

4.2 界面、大分子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4.2.1 界面张力

4.2.2 吸附

4.2.3 胶体

4.2.4 胶体系统的动态过程

4.2.5 制浆造纸中的胶体物

4.3 表面张力、表面黏附力和表面润湿性

4.3.1 表面张力的分子解释

4.3.2 固体的表面能

4.3.3 接触角、润湿、扩散

4.3.4 临界表面张力

4.3.5 黏附接合点的强度

4.3.6 分子间相互作用

4.3.7 表面的LW和AB性质的定量

4.3.8 杨-拉普拉斯公式

4.3.9 开尔文方程

4.4 吸附

4.4.1 表面浓度

4.4.2 吉布斯吸附方程

4.4.3 气—液界面的吸附

4.4.4 固—液界面的吸附

4.4.5 气—液界面的吸附

4.5表面活性剂

4.5.1 两亲性分子

4.5.2胶束

4.5.3影响胶束形成的因素

4.5.4 表面活性剂数量

4.5.5 胶束形成的动力学

4.5.6 溶解

4.5.7 致溶液晶

4.5.8 Krafft 边界

4.5.9 制浆造纸中的表面活性剂

4.5.10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4.6溶液中的聚合物

4.6.1 聚合物的化学结构

4.6.2 聚合物溶解度

4.6.3 聚合物溶解度的Flory-Huggins理论

4.6.4 聚电解质

4.7 聚合物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4.7.1 聚合物吸附的典型特点

4.8 疏液性胶体的稳定性

4.8.1 什么是胶体稳定性?

4.8.2 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4.8.3 液体中颗粒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4.8.4 静电稳定胶体

4.8.5 凝固动力学

4.8.6 电泳迁移率和Zeta电位

4.8.7 通过滴定测得的表面电荷

4.9 聚合物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4.9.1 综述

4.9.2 空间稳定性

4.9.3 聚合物作为絮凝剂

4.9.4 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返黄

5.1前言

5.2 返黄/变黄/变色的概念

5.2.1 发色基团的形成

5.2.3光吸收和光散射

5.2.4返黄值计算方法

5.2.5 评价光学性能变化的方法

5.3评价返黄/变黄的标准方法

5.4木材—制浆—造纸流程中的核心问题

5.4.1返黄问题的复杂性

5.4.2 终端产品

5.4.3 返黄问题的对策

5.5返黄行为与纸浆种类

5.5.1机械浆

5.5.2化学机械浆

5.5.3 化学浆

5.6 光化学与热返黄

5.6.1 光源

5.6.2 表面和整体特性

5.6.3光和热的共同影响

5.7氧气和湿度的影响

5.8返黄的影响因素:与成分相关的因素

5.8.1原料

5.8.2工艺用水

5.8.3 金属离子

5.8.4 pH

5.8.5 抽出物

5.8.6木素与残余木素

5.8.7 半纤维素

5.8.8纤维素

5.8.9造纸添加剂(助留剂、湿强剂等)

5.8.10 染料

5.8.11荧光增白剂(二次纤维、回收纸)

5.8.12涂料成分

5.9返黄的影响因素: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因素

5.9.1制浆方法

5.9.2酶处理

5.9.3磺化

5.9.4漂白

5.9.5碱处理和洗涤

5.9.6微生物污染

5.9.7 干燥

5.9.8储存和运输

5.10发色团形成的表征:动力学和机理

5.10.1发色基团的形成动力学

5.10.2光诱导返黄机理

5.10.3高得率浆的单波长照射

5.10.4纸浆和纸张的作用光谱

5.10.5木质纤维纸浆的光致变色循环

5.10.6纤维素纸浆的光致变色

5.10.7热诱导返黄机理

5.11返黄抑制

5.11.1 整体或表面处理?

5.11.2稳定方法

5.11.3机械浆

5.11.4化学浆

5.11.5表面处理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冯文英[1] ,女,1965年11月出生,汉族,1994年由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高级工程师。该同志主要从事造纸工业环境保护与废纸再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几年她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1章 木材结构和化学组成

1.1 介绍

树木是一种多年生的种子植物,通常分为两大类,按照商业上的叫法分别称为软木(裸子植物)和硬木(被子植物或双子叶植物)。软木也叫针叶木(松柏类),这是因为它们的种子是在松果中产生且是裸露的,而硬木树种都是在花里面产生的带有包裹的种子。然而,这些常用的名称不能专门用来评价树种的硬度,这是因为软木和硬木各自平均密度范围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一些软木非常的坚硬,而一些硬木却相对较软。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软木保留针状或鳞片状的叶子,与之相反的是许多硬木每年叶子都会脱落。因此,大部分商品针叶木和阔叶木被称为“常青”树(它们的新叶子会保留好几年)和“落叶”树(如在每个秋天树木生长季结束时,那些宽大的或像刀片一样的叶子会脱落)。

树木主要包括树干、树梢、树枝、树根、树皮和树叶。在这些树木结构中,尽管它们全部能作为可再生自然资源转化为优良的原料,但通常只有经过剥皮的树干才可用于制浆。一般而言,从木材的结构、物理形态、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木材是一种非均一(各向异性)的可降解材料,如真菌、微生物和加热等方式都可使其降解。木材中存在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胞,这些细胞又各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机械支撑、水分输送(生长的树木大约含有一半的水)、新陈代谢。通过木材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针叶木和阔叶木都各具特点,如,木质细胞的类型、含量和排列等各不相同。

木材细胞是是以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木素等聚合物基本结构组成的化学异构体,这些大分子物质在木材细胞壁内并非均匀分布,其相对含量在树木的不同结构中也是不同的。“非结构组分”(抽出物、一些水溶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只占较小的一部分,主要由一些大部分沉积在细胞壁外的低分子化合物构成。此外,微量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和生物碱则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中。

针叶木和阔叶木都广泛分布在地球的热带地区到北极地区。已知的针叶木种类(大约1000种)和数量比阔叶木(30000~35000种)数量都少。然而,由于人们对热带森林的开发程度更大,目前只有少部分树种被商业化利用。在北美,约有1200种树木,其中100种被商业应用,而在欧洲,它们分别为100和20。

显而易见,木材具备独特的结构和化学特性,使它能够适应多种用途。因此,可以设想,让一个特殊的树种在多个方面能够物尽其用,掌握相关其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基本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图1-1木材组织主要由细长的死细胞构成,大部分都沿着树干纵向分布8

本章简要回顾木材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主要是适销的树干材),同时重点强调了这种原料在制浆和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更多关于该主题的详细数据可从大量文献中获得,如教科书和手册中都有关于木材结构1-15及其化学组成16-40的资料。

1.2 木材和纤维的基本结构

1.2.1宏观结构

不借助任何光学设备仅用肉眼观察木材,发现不但针叶木和阔叶木存在差别,同一树种不同品种之间也存在差异,而且同一个样本里也有不同的地方,所有这些差异是木材组织发育和生长的结果。在针叶木中,细胞通常是纤维状的,因此被称为“纤维”(管胞)。另一方面,阔叶木的宏观特征表现在不同细胞的分布和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上,如纤维、导管(纹孔)和薄壁细胞。在其完全成熟的状态下,针叶木和阔叶木中绝大多数细胞是空心的死细胞,因此木材组织本质上只由细胞壁和纹孔组成,纹孔存在于细胞的内部(细胞腔)(图1-1)中。在接下来的“1.2.2节 细胞类型”中将会更详细地介绍木材细胞。

1.2.1.1 横切面外貌

树干的横切面或者横断面反映了木材(木质部)和树皮的宏观结构(图1-2)。除了上述特征外,一些软木也含有垂直的和水平的树脂道。由于木材是一种各向异性的材料,只有从不同方向观察才能看出木材细胞结构的不同之处。鉴于此,在许多情况下,除了横切面外,为了更有说服力,也会同时研究径切面和弦切面(图1-3)。

 

图1-2 一段成熟的松树树干的横切面图形

树心(a),心材(b),边材(c),内皮或者韧皮部(d),外皮或者栓皮(e),形成层(f),次生射线(g),出生射线(h)和生长轮或者年轮5

树皮包括两层:内皮层(韧皮部)和外皮层(栓皮或者落皮层)。内皮是一层很窄的活细胞的层,而外皮曾经是内皮的一部分,由死细胞组成。外皮的作用是保护树木免受机械损坏和微生物的侵蚀。每个树种的外皮解剖学结构都是类似的。

熟材靠外的颜色较浅的部分被称为“边材”,它给树木提供结构支撑,还起到食品储存室的作用,把水从根部输送送到叶子。尽管边材中大部分细胞是细胞,但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活细胞(只有薄壁细胞)。因此,边材是有生理活性的。木质部的内层通常含有颜色较深的、生理活性不高的“心材”,有明显的气味,且含水量比边材低,密度比边材高。心材内的死细胞不再承担任何输送水或养分任务,主要起支撑作用。心材较深的颜色是由于树脂类有机化合物的分泌、酚类物质的氧化以及细胞壁和细胞腔中色素的沉积所致。同时,在某些树种里,这些化合物对腐败菌是有毒的,因此实质上提高了心材的防腐能力。然而,在化学法制浆时,与边材相比,心材里的这些沉积物和闭塞纹孔使药液浸透变得更加困难。心材在达到一定树龄后才开始形成,这取决于树木的品种(有代表性的南方松是15~20年),随着树木的生长,其在树干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某些树种几乎全部由心材组成,只有很窄的一圈边材,而其他树种却只有很少量的心材。一些硬木,如白栎树,在心材的形成过程中也会在导管中形成所谓的“侵填体”,这显著降低了木材的药液浸透性。因此,白栎树也是制作红酒桶的好材料。

 

图1-3树干的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11

“形成层”是一层由活细胞组成的薄层组织,它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树木生长的地方。它每年都会产生一层新的木质部,这个新增加的部分被称为“生长轮”或者年轮(年增加量)。因此,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组成了同心的年轮。从树干底部年轮的总数来计算树龄也是可能的。树木生长的速率与季节有关。年轮上颜色浅的部分,称为春材(“早材”),是每年生长季节的早期生长出来的,而颜色较深的部分,称为秋材(“晚材”),是生长季节的晚期生长出来的。由于早材和晚材细胞结构的变化导致其颜色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很容易分辨年轮。在温带,木材只在一年的某一段时间内生长,一般从春天开始持续到夏末,这意味着形成层在一年内几个比较冷的月份是休眠的。然而,随着生长周期的持续,有规律的年轮(特别是在热带树种中)缺失。此时,雨季的交替能有助于年轮的形成,尽管它们很难辨认。

用肉眼也许很难观察到木质部内所有的细胞,但用高倍显微镜就很容易分辨单个的细胞。在生长初期,树木需要有效的水分输送,因此,早材细胞的细胞壁较薄、胞腔很大、细胞角隅很宽,这都为水的输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与早材细胞相比,晚材细胞的细胞壁较厚、细胞腔较小、细胞角隅也较窄。这些厚壁细胞为树干提供了很好的机械强度,小胞腔意味着对水和营养物质的输送能力比早材细胞弱。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体现在晚材密度较早材高,从而造成早材和晚材纤维在造纸特性上存在差异。

早材和晚材之间的分界线因树种不同会有变化,如落叶松中早材和晚材的分界线可能很突出,而在桦木、山杨木、山毛榉和桤木中几乎不存在这种边界。在针叶材中,主要细胞是管胞(参见下一节“1.2.2.1针叶材细胞”),晚材一般很容易与早材区分,尽管在一些针叶木树种里晚材区域很窄。年轮的宽度差别很大,与树木种类和生长条件有关。例如,在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的苏格兰松(樟子松),其年轮宽度差为0.1~10mm。由于类似的原因,晚材占比也许差异更大。对针叶木而言,在该地区的晚材占比一般为15%~40%,这一数值北方比南方高。然而,对阔叶木而言,早材和晚材的分界区域或多或少更加明显一些,这主要是由于存在负责输送液体的特殊导管和孔隙。一些阔叶木,如橡树、梣树和榆树,大的导管集中在早材中,而小的导管存在于晚材中。这些木材被称为“环孔材”阔叶材。另一方面,对于“散孔材”阔叶材,如桦树、杨树、山毛榉、枫树、桉树和白杨树,在木材的整个年轮内,导管的大小和分布比较均匀。由于这种均匀的结构,环孔材阔叶材的年轮一般很难分辨。一些阔叶材,如桤木,年轮上的孔隙直径逐渐减小,或者在早材中有均匀孔径的导管存在,这些木材通常被称为“半散孔”或“半环孔”阔叶材。

 

木质部含有水平方向的射线(参见下一节“1.2.2细胞类型”),从外皮部延伸到髓心(“初生木射线”)或者延伸到某个年轮(“次生木射线”),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放大镜就可看见。它们表现为颜色很浅、宽度变化的线,其数量与树种密切相关。位于中心的髓是树干或树枝的中心明显可见的暗色条纹,它标志着年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软组织。

1.2.1.2 木材的生长

不同树木的营养来自于活跃的树冠(起作用的树叶和芽)部分的光合作用,这些营养能满足树木对能量和生长的需求。光合作用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在叶绿素和光的存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产生树木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同化作用,D-葡萄糖是主要的化合物)。然而,木材不是由光合作用直接产生的。相反,树木的生长是利用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生长点和维管束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来完成的。分裂以后,每个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化阶段,包括扩大、细胞壁变厚、木质化和死亡。树木的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过程逐渐变慢。木质部的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水分和溶解的矿物质,同时,将从树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激素通过韧皮部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有控制储存的能力。实际的储存大都发生在薄壁细胞内(参见下一节“1.2.2细胞类型”)。

树木中木材的形成是树木生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树干、树枝和树根的变粗,而且还包括这些树木主要部分的伸长。所以这些可见的或者宏观的生长是被称为“分生组织”的特殊细胞区域的活动所导致的。它们包含一些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不变化和保留的细胞,能够分裂和产生新的细胞(子细胞)。经过每次细胞分裂后,一个细胞(初始的)保持分生,而其他的细胞后分化成成熟的细胞。

生长中的树木存在两大分生组织类型:或末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生长点)位于所有树干和树枝的末端萌芽里面,或者在所有树根的根尖部分,在这里的分生组织细胞受到另外一种叫做“根冠”的细胞的保护。这种纵向的生长(初始生长)发生在季节初期。侧生分生组织(维管束形成层)负责初始和随后的木材组织的生长。木射线的生长是从形成层开始,由活的充满了细胞质的单层薄壁细胞(初始的)组成的。形成层区域包括几排全部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在细胞分裂方面,初始细胞产生新的初始细胞和木质部母体细胞,这反过来产生了两个子细胞;每个后者能进一步分裂。更多的细胞向着木质部里面生长而不是朝着韧皮部方向生长。因此,树木一般包含更多的木材部分而不是树皮,其结果即增加了树干、树枝和树根的尺寸,这被称为“次级生长”。

1.2.2 细胞类型

在针叶木和阔叶木木质部里面不同的部位,典型的细胞类型是拥有很多相似结构和化学特征的垂直细胞和水平细胞(表1-1)。在针叶木和阔叶木之间总体结构方面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在阔叶木中,导管是沿着树干的方向存在的。然而,在微观结构上,能看到稍许不同。例如,对针叶木而言,细胞种类较阔叶木少,这就使得针叶木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来讲,根据其细胞形状和功能主要功能,细胞可以被分为许多种的类别。根据细胞形状和功能的不同,主要是有(1)执行液体输送功能;(2)提供给树木的必要的机械支撑作用;(3)担当储存养料供应的仓库。这些承担液体输送和机械支撑作用的细胞都是死细胞,其内部的空腔充满了水或者空气。针叶木的管胞(纤维)具备这两项功能。而在阔叶木起传输作用的是导管,起支撑作用的有不同种类的纤维细胞。,而储存养料的则是薄壁细胞。

表1-1 针叶木和阔叶木木质部主要细胞的特点

 

在木材活性部位,水溶液的传输和分布以及细胞内物质的交换是通过纹孔来完成,它们通常存在于邻近的纤维或者木材细胞之间。其类型与其邻近的细胞种类有关。可借助显微镜观察纹孔来鉴别和量化未知浆料纤维或者木片的种类。鉴于每个品种的针叶木早材管胞和阔叶木导管都很独特,可以把纹孔的形状和方向作为主要的鉴别要素。此外,了解木材的多孔结构对于掌握譬如木材的浸透和死亡等相关现象也非常重要

不同种类的细胞直接导致木材物理特性存在差异,包括它们的细胞壁结构、细胞方向以及细胞、的相对含量。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本节将分别描述针叶木和阔叶木的解剖学。

1.2.2.1针叶木细胞

根据其不同形状,木材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纺锤组织细胞”和“薄壁组织细胞”。前者是瘦长的有扁平或锥形的密闭边缘(闭锁的末端),而后者是矩形的(砖状的)且相对较短的细胞。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前言

前言

在Johan Gullichsen and Hannu

Paulapuro(芬兰)等人的辛勤付出和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支持下,《造纸科学与技术系列丛书之森林产品化学》得以问世。本书从木材的微观结构、化学组分及其特性出发,阐述了木材的脱木素化学原理,介绍了涉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木素、半纤维素等组分,蒸煮、漂白及废水中有机物,造纸过程水中DCS等的分离及分析方法,从高分子化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等几方面论述了木材制浆造纸过程中各体系的相互作用行为,后阐释了白度逆转(返黄)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并从发色体形成机理及其动力学特征等方面对抑制返黄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本书论述系统、分析全面、解读深入,既适用于造纸学科的读者,也适用于化学分析学科的读者。本书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可供从事制浆造纸和木材化学品研发应用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参考用书。

为方便中国读者进一步学习,将原作者的劳动成果引进国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译出版该书中文版,石瑜、苏振华、张升友和冯文英(按翻译内容前后排序)参与了本书的编译工作。

编译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原作者编撰此书时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出版社编辑林嫒对此书的校准,在她的细心核对之下,编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之处得以减少。通过编译此书,译者也受益匪浅。当译者在梳理书中的主旨内容时,也从中找到日后研究工作的灵感。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此书能给中国读者带来帮助。怀着无比荣幸的心情完成此书的编译工作,特别感谢原作者牺牲宝贵的时间编写原稿,为中国读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本书译者对原书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或不妥之处在译文中加了译者注。由于本书内容丰富,涉及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脱木素和漂白化学及机理、光谱及色谱学原理及与应用、大分子表面及胶体化学、返黄机理等众多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光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为本书的翻译增加了不少难度。译者限于知识结构,尽管谨慎落笔,仍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芬兰造纸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近期修订出版了《造纸科学技术丛书》。该丛书共20卷,涵盖了产业经济、造纸资源、制浆造纸工艺、环境控制、生物质精炼等科学技术领域,引起了我们业内学者、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姜丰伟、曹振雷、胡楠三人与芬兰学者马格努斯·丹森合著的该丛书卷“制浆造纸经济学”中文版将于2012年出版。该书在翻译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中方的研究内容: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情从造纸行业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调查研究,以战略眼光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这种合著方式的实践使参与者和知情者得到启示,产生了把这一工作扩展到整个丛书的想法,并得到了造纸协会和学会的支持,也得到了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的响应。经研究决定,从芬方购买丛书余下十九卷的版权,全部译成中文,并加入中方撰写的书稿,既可以按卷“同一本书”的合著方式出版,也可以部分卷书为芬方原著的翻译版,当然更可以中方独立撰写若干卷书,但从总体上来说,中文版的丛书是中芬合著。

该丛书为“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增加“及其装备”四字是因为芬方原著仅从制浆造纸工艺技术角度介绍了一些装备,而对装备的研究开发、制造和使用的系统理论、结构和方法等方面则写得很少,想借此机会“检阅”我们造纸及其装备行业的学习、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体现对国家“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因此,上述独立撰写的若干卷书主要是装备。初步估计,该“丛书”约30卷,随着合著工作的进展可能稍许调整和完善。

中芬合著“丛书”中文版的工作量大,也有较大的难度,但对造纸及其装备行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能为业内众多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平台,体现知识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其次,对我们业内学者的学术成果是一次展示和评价,在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第三,对我国造纸及其装备行业教科书的更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显然,组织实施这一“丛书”的撰写、编辑和出版工作,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将在该产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对轻工其他行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造纸及其装备行业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以严谨的学风精心组织、翻译、撰写和编辑,以我们的艰辛努力服务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663+)
  • 无盗版(190+)
  • 推荐购买(650+)
  • 体验满分(598+)
  • 可以购买(461+)
  • 服务好(365+)
  • 小说多(372+)
  • 中评(176+)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 2025-01-19 11:47:1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苍***如: ( 2024-12-31 16:25:22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益***琴: ( 2024-12-24 01:01:29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后***之: ( 2025-01-03 08:07:4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谭***然: ( 2024-12-25 21:54:2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堵***洁: ( 2025-01-17 09:34:47 )

    好用,支持

  • 网友 焦***山: ( 2025-01-02 19:48:34 )

    不错。。。。。

  • 网友 权***颜: ( 2025-01-15 05:28:5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龚***湄: ( 2025-01-10 13:49:20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国***舒: ( 2024-12-22 12:08:4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