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网 -双语译林:中国人的气质(附英文原版1本)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3:32:14

双语译林:中国人的气质(附英文原版1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双语译林:中国人的气质(附英文原版1本)精美图片
》双语译林:中国人的气质(附英文原版1本)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双语译林:中国人的气质(附英文原版1本)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73223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
  • 页数:525
  • 价格:13.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3:32:14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气质》是一部湮没百年的中文译著,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旨在重视当时中国社会顽固保守的时代氛围下,那些痛感国家落后、人民蒙昧的留学业生们企望国人乘此卧薪尝胆、以求自立的一片苦心。中国人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诸多美德,每一种都理应获得由衷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也有这样一个危险,即先入为主地高估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盲目的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同样有害。


书籍目录:

引言

章 面子

第二章 节俭

第三章 勤劳

第四章 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误解的才能

第八章 拐弯抹角的才能

第九章 灵活的固执

第十章 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 神经麻木

第十二章 轻视外国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保守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和便利

第十六章 生命力

第十七章 忍耐和坚韧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顺

第二十章 仁慈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 社会台风

第二十三章 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真实状况及其当今需求

译后


作者介绍:

明恩溥(1845—1932),原名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他在中国生活了50 余年,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他不仅帮助推动美国于1908年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 余万美元)给中国以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还促使赔款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明恩溥的代表作有《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面 子

初看上去,用“脸面”这个全人类都有的身体部位来概括中国人的“性格”,没有比这更为荒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义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为了大体上理解“面子”一词的含义,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种族。戏剧几乎是的全民娱乐方式,中国人之热衷于看戏,就如同英国人喜爱运动、西班牙人喜爱斗牛一样。任何一个轻微的刺激,都会使任何一个中国人把自己当做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会做出种种戏剧化的举动,诸如躬身下拜、双膝跪地、伏地不起、以头叩地,对于一位西方人来说,这些举动即便不是荒唐可笑的,也纯属多余。中国人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一个人需要为自己辩护的时候,面对两三个人,他也会像是面对一大群人那样说话。他会大声说道:“我是当着你们的面说的,你,你,还有你,你们都在这里。”如果他的麻烦事得以解脱,他就会说他体面地“下了台”,如果没有得到解脱,那他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很明显,所有这一切都与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关系。问题从不在于事实,而永远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话语,演戏的要求便得到了满足。我们不必到幕后去偷看真相,否则将会毁掉世界上所有的戏剧。在复杂的生活关系中适当地做出这种戏剧化的举动,这就是有“面子”。如果做不出这些举动,忽略这些举动,阻挠这些举动的展示,就是“丢面子”。如果理解无误,就会发现,“面子”就是一把钥匙,用它能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重要性格的密码箱。

还要再补充一点,调控“面子”及其获得方式的种种原则,常常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能力,西方人总是会淡忘这种戏剧化因素,闯入不相干的事实范畴。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人的“面子”就像是南洋岛民的塔布一样,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潜在力量,它叫人捉摸不透,不受规则约束,其废止和更替的依据仅在于一致的感受。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永远不可能对同样的事物抱有同样的看法。在调停每个村子里都很常见的那些小争执时,“和事老们”必须仔细斟酌如何顾及每一方的“面子”,就像欧洲的政客们对权力均衡的斟酌一样。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客观公正,完全不偏不倚的公正虽说在理论上可行,但对于一个东方人来说却不大可能实现,这种调停的目的就在于完全照顾到各方的“面子”。同样的原则也常常被用在诉讼裁决中,绝大多数诉讼都以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来收场。



原文赏析:

为什么别国所经历的那些政变,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造了一堵石墙,厚六英尺,高却只有四英尺。有人问他这墙为什么造得这么怪,他回答说,他的目的是:要是日后墙被风吹倒,墙反而比原先的更高了!中国的政府说什么也不会被吹倒,因为它是个立方体,即使翻到了,也只是换了个面,其外貌和内容仍然如故,始终不变。


中国人好比竹子,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了。竹子优雅,用途广泛,柔软易折,且中空。东风吹来,它弯向西;西风吹来,它便朝东。没有风时,它挺立不动。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容易打结。竹子虽然柔软,却难以打结。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毛发更柔顺的了。毛发可以拉得很长很长,但拉力一旦去掉,立刻就能恢复原状。单凭自己的分量,毛发能向各个方向弯曲。许多人头上的毛发都有一定的长法,一簇簇,总是朝一定的方向长的,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这种头发俗称“牛旋发”,由于无法控制,其他的头发即使数量多,还得顺着“牛旋发”的方向来梳理。如果把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比作是人的脑袋,各民族是一簇簇头发,那么中华民族就是历史悠久的“牛旋发”,可以梳理,修剪,也可以剃掉,但剃了后肯定再长出跟原来一样的头发,一般说来,还是朝同一个方向长的。


对于中国人而言,事实永远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形式才是首当其冲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面对灾难时,认为这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能“眼睁睁地忍受”。这正是这个民族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但凡亲眼目睹过无数人默默饿死的惨状的人,就懂得这话的含义。


许多了解中国现状的朋友,为中国开的药方要比上面复杂多了。他们认为,中国需要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科学以及密迪乐先生说的“物质文明”。而中华民族则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还在森林中寻找食物时,她已进入文明社会几个世纪了。只要是地球上能吃的东西,她都试着烹调过。这种文明的骨子里没有任何改革的欲望。它的文化是自私的,它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我,而不是你”。正如我们在中国每一天都会看到的那样,我们所引以自豪的文明,却经常遭到嘲弄和非理性的讥笑。如果中国文化那些总是发出嘲笑和鄙夷的人,不适当加以控制,外国引入中国的事物将会遭到怎样的命运呢?

中国人无疑最迫切需要的是科学。他们需要每一种现代科学,用以开发这个强大帝国中那些潜在的资源。他们也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点,不久的将来,将会看得更清楚。但是,对科学的了解就一定有利于施加对帝国有利的道德影响吗?这个过程该如何开展呢?就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程度而言,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超过化学。难道化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是中国人获得复兴的道德手段吗?难道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就不会传入新的、意想不到的欺诈与暴力行为吗?如果中国人的性格还是老样子,如果他们掌握了制造现代炸药的配方,而且对化学制品不加以限制,在这个国家到处散发各种炸药制品,难道人们还能过着安全的日子吗?

发展“物质文明”指的是将具备西方高度发展的物质成果,它包括以蒸汽机和电力所创造的各种奇迹。有人告诉我,这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也是中国全部需要的一切。将每一个城市连接起来的铁路、航行在内陆河上的汽船、完备的邮电系统、一家家国家银行、统一的货币,作为通信中枢的电话与电报——这些都是美好中国幸福新时代的明显标志。

这也许就是张之洞在其力主修筑铁路的奏折中的未成型的想法。他在那份奏折中断言铁路将会杜绝河运中很多可能的危险,“诸如水手之偷盗”等等。那么,物质文明的发展就一定能消除精神上的弊端吗?铁...


约翰·戴维斯爵士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他认为,中国人在进行着愉快的劳动,这说明,他们的政府成功地使他们满足于现状。这样一种劳动素质,是他们最突出的性格之一,要真正地理解这种性格,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细致的斟酌。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明恩溥)的《支那人气质》(《中国人的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 鲁迅

美国人心目中的映像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来加以完成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气质》……书中关于中国社会差别的叙述十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美国现代汉学奠基人 费正清

我非常快乐地读了《中国人的气质》,迥非它书所能比拟。我觉得对于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

——美国第26 任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

西方研究中国民族性*早、*详尽的经典

鲁迅、罗斯福、费正清都曾读过此书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前言


书籍介绍

《中国人的气质》是一部湮没百年的中文译著,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旨在重视当时中国社会顽固保守的时代氛围下,那些痛感国家落后、人民蒙昧的留学业生们企望国人乘此卧薪尝胆、以求自立的一片苦心。中国人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诸多美德,每一种都理应获得由衷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也有这样一个危险,即先入为主地高估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盲目的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同样有害。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203+)
  • 格式多(310+)
  • 小说多(477+)
  • 图书多(677+)
  • 差评少(243+)
  • 还行吧(517+)
  • 引人入胜(565+)
  • 中评多(653+)
  • 中评(391+)
  • epub(410+)
  • 购买多(514+)
  • 无多页(504+)
  • 差评(537+)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 2025-01-03 18:40:2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冷***洁: ( 2024-12-23 11:41:5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焦***山: ( 2025-01-03 00:34:47 )

    不错。。。。。

  • 网友 寇***音: ( 2024-12-25 09:47:2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石***烟: ( 2025-01-19 10:09:26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蓬***之: ( 2025-01-18 03:53:51 )

    好棒good

  • 网友 郗***兰: ( 2025-01-14 02:47:5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4-12-28 17:03:50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权***颜: ( 2024-12-24 11:51:54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2-27 21:37:3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龚***湄: ( 2025-01-06 22:03:48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游***钰: ( 2025-01-15 15:58:3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谢***灵: ( 2025-01-12 08:50:0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曾***玉: ( 2024-12-27 01:57:26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