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网 -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3:03:39

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精美图片
》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857596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6
  • 页数:248
  • 价格:11.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3:03:39

内容简介: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正在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做出各种奇特、疯狂的行为,想得到的却仅仅是你的一刻关注、一句赞美,甚至只是一个拥抱;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为了让妈妈爱自己、爸爸爱自己、妈妈爱爸爸、爸爸爱妈妈,一家人永远不分开,不惜让自己“患病”,甚至倒退生长;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也许正因为“咱家以后就靠你了”“你是妈妈后的希望”之类的嘱托而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并被这份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也许正因听到“为了你,爸爸妈妈都累病了,你还不乖”的话而自责愧疚,并对父母的身体健康忧心忡忡,甚至噩梦连连;

……

这本书收集了很多孩子的故事,这些孩子或天真、幼稚,或焦躁、疯狂,或敏感、神经质,但从这些孩子的身上,你一定会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你将更加了解你的孩子,懂得以后该如何正确地爱你的孩子。


书籍目录:

■  章

可不可以再多爱我一点点

“爸爸,抱抱我”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 

渴望生病的孩子 

“不乖女孩”的心结 

“我才是罪人” 

如果伤害能换来宠爱 

■  第二章

当懂爱的小孩遇见不懂爱的大人  

不长大,爸妈就不分开 

9岁女孩的“宫心计” 

“他们为什么要生我” 

孩子的“恨之切,爱之深” 

被抛弃的孩子总是伤害自己 

■  第三章

把天空还给渴望飞翔的小鸟

别让孩子为你的理想而痛苦 

尊重孩子的梦想,并呵护它 

“有没有魔法可以马上变成大人” 

过度的爱把孩子层层捆绑 

■  第四章

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 

在六个大人的矛盾夹缝中 

“我真的不能失败” 

别拿你的痛苦来压迫孩子 

没有避风港的小船 

■  第五章

究竟是谁不懂学习的意义

 

有没有出息?游戏知道答案 

被压抑的主动性 

好方法就像合脚的鞋 

孤独的“天才” 

■  第六章

沟通障碍,让大人与孩子站在两个世界

 

“老师长得太丑了” 

唯有爱是说服孩子的理由 

将心比心,听听孩子的内心 

给苛求完美的孩子及时减压 

要了解,不要“贴标签” 


作者介绍:

  张晓红,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关系教育培训导师、系统排列导师(师资认证)、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高级导师,华人*NLP大师李中莹先生*秀的学生之一。

  十数年亲子辅导经验,每年辅导个案1000个以上,看过上万个家庭的悲喜,听过上万个孩童的心声。孩子的眼神,她一看就懂,孩子的语言;她一听即明;孩子的喜怒哀乐、孤独、忧伤,她比父母更了解;孩子那一颗水晶心,她懂。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 第五章  究竟是谁不懂学习的意义

“既然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你们比我还着急?”

“如果学习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我会如此不快乐?”

“学习好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好方法就像合脚的鞋

为什么努力也学不好

可可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男孩子,他坚持要自己填写咨询表格,自己进来跟我谈话,还很干脆地拒绝摆沙盘或画画的建议,他证据确凿地说:“我已经13岁半了,不是小孩子了,我都能照顾我妈妈了,不信你问她。”

可可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跟妈妈生活在一起。父母虽然离婚几年了,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跟儿子之间的互动一直也挺好。爸爸去年又组建了新家庭,现在可可已经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小弟弟。妈妈担心他会受到影响,这在之后的辅导中表明是不存在的。

妈妈说,可可从小很听话,没有不良行为习惯,很会照顾人,也聪明,就是学习成绩一直都不是太好。上小学的时候还可以维持在中上等的水平;升入初中以后,学习一直很吃力。老师说平时好像也都学得懂,只是一做题就卡壳,一考试就发晕,成绩总是摆荡在中等偏下的水平。

现在刚刚进入初二年级,特别是数学,每天做完功课,还要做大量课外练习册上的题,但是几次测验都没有及格。可可也很受打击,甚至扬言不去上学了,要辍学打工养活自己。

可可开口的个字,多数时候都是“嗯”字打头,给人一种说话前总要反应一下的感觉。不过他对自己的问题回答得却是很直接:“嗯,我努力了,就是学不好。别人都在玩的时候,我都在写作业。我上课都是认真听讲,回家也做很多练习册上的题,不信你去问我妈。”

“做很多练习,又学不好,你的意思是说,准确率很低,对吗?”

“嗯,是的,每天都要改错,烦死我了。”可可双手抱头,夸张地做出痛苦的表情。

“那样相当于做两遍了,肯定会很辛苦,是不是?”

“嗯,是的,我要累死了。老师讲的时候,我都能听懂,一做题就不会了,不信你问我们老师。”他在说“不信你问……”的时候,总会马上挺直身板,双眉竖起,双眼圆睁。

“你怎么总是害怕别人不相信呢?经常有人怀疑你说的话吗?”

“嗯,也没有,就是,我爸我妈吧,只知道说要努力、要刻苦,好像我不知道要努力一样。老师也一样,天天说。唉!是不是我太笨了,看来以后只能指望我弟弟了。”

“想学好吗?”

“当然想了,做梦都在想,可是没有用。特别是数学,我就是学不好。”

“好,我们就来针对数学讨论一些办法。过去没有学好,不代表现在学不好,现在学不好,也不能证明以后永远学不好,你说是吗?既然你想要学好,也就是说,如果找到好的方法,以后是有可能学好数学的,对不对?”

“嗯,对的。”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改变一种说法,把‘我学不好数学’改变成‘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学好数学’,你接受这种说法吗?”

“嗯,我想一下哈。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学好数学,是这样说的吗?好,我接受。”

“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学好数学的原因是什么。我知道你以前肯定找过原因了,但是都没有效果。现在我们来尝试找找你以前没想到过的原因,好不好?”

“嗯,好吧,我都写过很多‘自我反省’了。”他有点垂头丧气地耷拉下脑袋。

“自我反省,只是在自己知道的、会的和懂的事情里面去找原因,可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事都是我们不懂不会的。所以,自己的招数用光了,还可以找找自己不会别人会的招数试一试,说不定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呢,你说是不是?”

“嗯,是的,山外有山嘛。”

“对,你的理解非常准确。想试试吗?”

“想,怎么做?”他表现得有点急切,圆圆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

……

慢孩子,走稳自己的节奏

我发现,可可虽然思维清晰有条理,理解力也不错,但是他的反应速度要稍慢半拍。像他这样的孩子经常可以见到,在学习方面显著的特征,就是往往只会前半段,不会后半段。

比如,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慢、要简洁,否则你已经说到第三、四点了,他才反应清楚、二点的意思,当然效果就打折扣了。但是,反应慢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这一类的孩子也有一些天生的优点,比如仔细、耐心、坚持等。也就是说,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他能够消化的往往只是前面一半或者大部分的内容,不能完整地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可可听了我的分析,非常认同,也愿意改变。我们认真讨论出适合可可的几个改进方法:

一、熟悉、理解学过的公式、定理,为了加强记忆,要在习题边注明用了哪几个公式、定理。

二、数学课后,当天之内结合教材,自己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完整试讲一遍再做题。不会的内容,马上请教同学、老师或家教,尽量保证当天的内容当天消化。如果讲课内容太多,分出一部分内容留在周末,请家教老师帮助,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学习。

三、暂时停止做大量课外练习题。每天功课完成以后,如果有学习时间,从初中一年级的册开始基础补习,个月内每天多只补习两页的内容。

四、老师讲解习题的时候,用记录重点的方式,有意强迫自己跟上老师的进度,加强自己对习题完整性的理解。

……

可可感觉自己有能力完成,又有点着急语文和英语是否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我建议他先试试这个方法是否对自己有效,如果有效,一个月后再根据语文和英语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减少了负担,反而显得更有信心了。

专家解读

在此,我运用了李中莹先生研发的《简快疗法》里面一个改变信念的技巧——“五步脱困法”,帮助可可先从思想上放下“学不好”的负担,针对受阻原因一一想出对策,改变没有效果的旧的方法,设计更加清晰的行动目标和途径,从受困状态中积极地走出来。

“五步脱困法”是一个快速轻巧、用语言去帮助受导者摆脱困境的技巧,具体步骤是:

一、困境:我做不到X。

二、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三、因果:因为过去不懂得(YY),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四、假设:当我学会(YY),我便能做到X。

五、未来:我要去学(YY),使我能够做到X。

接下来的几次辅导里,我教了可可一些简单实用的“倾听”技巧,用肢体训练配合语言分析的方式,帮助可可提升反应能力。一个月后效果已经非常明显,期中考试后,老师用了“突飞猛进”的词来表扬可可的进步。

有没有出息?游戏知道答案

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7岁的浩浩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他妈妈参加我的亲子关系培训课程时,专门带了一张期末考试成绩单。现在很多小学校不允许用分数评判学生,所以我看到家长或孩子带来的单子上,往往都是以“优、良、及格”等标注孩子的学习检测状态。浩浩十几门功课的成绩单上,整篇仅有一个是“及格”,其他都是“不及格”,这在小学低阶段的孩子中是很少见的。

初次见到他的时候,看到他虎头虎脑、东张西望的样子,会以为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我建议他在妈妈填写咨询表的时候去玩沙盘,他不知道沙盘是什么,很有兴趣地跑过去了,但是马上又一阵风似的跑回来了。

“不好玩吗?”

“嗯,好玩。”

“需要我给你讲讲怎样玩吗?”

“不。”

“是不想玩,还是不愿意玩?”

“我想玩电脑。”

坐在桌子旁边的妈妈突然起身,“啪”地打了浩浩一巴掌,生气地骂:“没出息!你怎么总是说话不算数?你还记不记事?你又想挨打了吗?……”

浩浩挨了一巴掌,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站在原地不动,只是低下头不再说话了。在我的干预下,妈妈停止了指责孩子,继续填写表格。

浩浩在行为习惯方面都还好,主要问题就是迷恋上网打游戏,一点心思都不愿意放在学习功课上,甚至连上课的时候都在想游戏的事情,经常遭到老师的投诉。家长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却没有更好的方法改变孩子,为此十分苦恼。

我问妈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电脑游戏的?”

“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我们工作忙,顾不上管他。他很聪明的,自己就学会了打电脑游戏。到上学的时候再禁止他,就已经来不及了……”

浩浩在上学之前,父母没有特别限制他,所以每天都在电脑上玩游戏。上学以后,一开始规定每天写完作业再玩电脑,但发现他写作业很马虎,又改变为隔天玩一次,结果浩浩变得更烦躁急切。后来变成三天一次,再到一周一次,随着玩电脑游戏的时间限制得越来越严,浩浩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坏,而且整天没精打采。

游戏玩得好,让他感觉有力量

浩浩坐在我的面前,根本不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那样活泼精神,却像个小老头一样弯腰驼背地窝在沙发里,无聊至极的样子。

我看看他被妈妈指责为“胡乱应付”的一幅画,对他说:“这几个小人,好像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僵尸,挺吓人哦。”

“嗯,是的。”他马上来劲儿了,探过身来指给我看,“这个是,这个也是,小的这个不是……”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个游戏,有一个小朋友还教过我呢,我也会玩。”

“真的?我妈妈就不喜欢玩,也不让我玩。”

“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玩吗?”

“她说喜欢玩游戏的人没出息。”

“妈妈没有说全面,应该是,玩游戏耽误了做事的人没出息。”

“那,要做什么事?”

“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要做的重要的事。比如像我,要工作挣钱,家里人才能有饭吃有衣服穿有东西用,回到家里要做饭、洗衣、拖地、照顾家人。你妈妈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是,我爸爸可不爱干活,都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妈说他懒得越来越胖了。”

“爸爸要负责在外面做更多工作挣更多钱。家里的一些大事,比如买房子、车子、家具、电视等,都需要爸爸去做的。”

“还有电脑,我们家两台电脑都是爸爸买的。妈妈不懂哪个好。”

“对,爸爸、妈妈和孩子,所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的。你知道孩子要做什么吗?”

浩浩已经不像前面那样无精打采,他很敏锐地觉察到说话的方向往哪里走,紧紧抿着嘴巴,灵活地躲着我的视线,想了一会儿,突然说:“小孩子就不做事的。舅舅家的小表弟就是整天躺在摇篮里,什么事都不做。他才半岁,不能做事。妈妈说我小时候也是躺在摇篮里的。”

“谁说小孩子不做事的?虽然他还没有学会说话,但是他会用哭声来跟别人交流哦,肚子饿了他要哭,他要吃奶,这样才能健康地长大;不舒服了也会哭,提醒大人及时关注他是不是生病了,要好好地照顾他;想睡觉了都会哭,想要大人抱着哄他送到舒服的摇篮里……”

“还有,他要拉 、撒尿了也会哭的。”

“对呀,所以说小孩子也要做事的,想想看,他躺在摇篮里什么事都不做,会发生什么事?”

“就没人管他了,就要饿死了,对不对?”

“不会很容易就饿死的,大人会尽量照顾好小孩子。但是也有很多大人不明白孩子的需要,小孩子就不会很舒服、很快乐。比如肚子饿了,小孩子要喝一瓶牛奶,有时候大人以为半瓶就够了。奶瓶被拿走了,小孩子一哭闹,大人就知道,哦,原来他还没有吃饱。你表弟是不是这样的?”

“是,我舅舅说他是能吃的小胖猪,每次都要吃很多,不让吃就不睡觉,太好玩了。”

“是呀,你看,是不是每个人除了玩耍,还有重要的事要做?”

他没有说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

“就是,就是,我只喜欢玩游戏。”他扭扭捏捏地说完,不安地看着我。

“那么你告诉我,玩游戏能带给你什么舒服的感觉?”

“快乐。”

“还有呢?”

“在同学面前很神气,他们都不如我打得好。”

“是吗,那你就是打游戏棒的了。还有什么舒服的感觉吗?”

“嗯,还有,别人会说我很聪明。”

“当然,一定是很聪明的人才玩得好。我认识一个大哥哥,因为玩游戏还得了大奖呢。”

“真的吗?也是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吗?”

“有这个游戏,他还玩很多游戏,像你一样会画游戏里面的形象。后来,他制造了一个像游戏人物的机器人参加科技大赛,得了名。”

“我也想制造机器人,比游戏里面的还厉害。”

“你知道怎么制造机器人吗?”

“不知道,那个大哥哥怎么知道的?”

“他学习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哦。因为要看懂怎么制造,要画图,要设计,要用电源等。”

“他在哪里学的?”

“当然是学校了,就像你们现在一样,在小学要学习认字,理解课文的意思,以后就能看懂制造说明书了;还要学习数学,以后才会计算要设计成多大才合理;初中阶段还要学习几何知识,这样才知道怎样把画出来的图做成立体的机器人;还要学习物理,懂得怎样利用电源才能让机器人像真人一样会动。那个大哥哥的学习成绩也是非常棒的哦。”

“哇,他好厉害!比我们班长还厉害,班长只是学习成绩好,一个游戏都不会玩呢。”

“班长学习成绩好,是不是也有很多人羡慕他,说他厉害?”

“嗯,老师喜欢他,同学也愿意跟他玩,可是他都不会玩游戏。”

“你想不想比班长还厉害?”

“当然想了,我就是要比他厉害。有一次,他还跟我的好朋友说不要跟我玩,说我是差生。”

“你听了一定很不高兴了,是吗?”

“是,我都不喜欢跟他玩。”

“想想看,如果你像那个大哥哥一样,玩游戏本来就很棒,学习成绩也好,是不是比班长还要厉害一些?”

“是的,我玩游戏是棒的,他们都比不过我。可是,我考不到100分怎么办?”

“不是考100分才叫学习好的,你要先为了自己的理想,喜欢上学习,考试的时候分数肯定就跟着提高了。你愿意为了以后比别人都厉害,让自己学习成绩好吗?”

“愿意。”

“你愿意为了制造出很厉害的机器人,学习更多知识吗?”

“愿意。”

“那么你肯定愿意以后听别人这样称赞你:哇,浩浩真聪明!不仅玩游戏是棒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因为这么优秀,还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人,真是太厉害了!想不想听到这样的话?”

“想——”他拖长了音调,脸上满是笑容,甚至兴奋地在沙发上颠了几下身体。

……

得到正确引导,孩子越来越棒

在接下来的几次辅导里,我帮助浩浩订立了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目标,从兴趣方面增加更多引导,不断强化他想要的理想,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相应的指导。

我建议家长跟浩浩共同商量后,把玩游戏的时间恢复到每周两次。浩浩多了玩游戏的时间,也很痛快地答应,每次一定是完成作业之后再玩游戏。

我请家长配合:既然允许孩子玩游戏,就不要因为他没有做好别的事情,用禁止玩游戏的手段处罚孩子,以免孩子产生对抗或增强对玩游戏的渴望心理;玩游戏的时间一定要有限制,但不是硬性的,如果游戏过程比较长,可事先提醒时间或适当延长一点,如果孩子耍赖,一定要在下一次缩短游戏时间以示警告,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利用孩子喜欢电脑的优势,有意引导他在网上学习一些感兴趣的知识,淡化孩子对游戏的专注和痴迷程度……

浩浩愿意把注意力转到学习方面以后,变化非常明显,几乎每一次学习测验的成绩都有提高。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也让浩浩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在我面前,他除了分享游戏和人际关系,慢慢开始主动分享学习方面的成功:得到老师表扬了,认字比别人多,数学竞赛得到奖,英语对话比班长还厉害,爸爸奖励带去香港迪士尼玩,等等。

辅导两个疗程后,孩子的成绩已经稳定地达到班里中上等的水平,而且还在不断提升。虽然还是喜欢玩游戏,但是已经不满足以前那几个简单的游戏,自己学会在电脑上寻找更有挑战性的游戏。有时在上网的过程中,会被一些有趣的知识吸引,导致游戏的时间不够,但是只要家长提醒到了,他即使有点沮丧也会及时停止。

妈妈反映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是,孩子突然喜欢看课外书了,特别是科普方面的书,看得津津有味,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他做的科技小报还被老师挂在教室墙上展览,为此他骄傲了好久。

我告诉家长,浩浩真的在往自己“厉害”的理想方向前进,而且肯定会成功。所以,一定要多多鼓励他,支持他,肯定他。同时家长也要学习更有效的引导方式,而不只是老一套的交换、批评或控制。

专家解读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创始人李中莹先生,曾经总结出推动孩子学习的“招数”,也就是孩子喜欢追求的价值是:神秘、新奇、意想不到、节奏快、变化多、挑战、竞赛、可以得到肯定、能够帮助别人、可以证明自己很有力量等。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正是因为可以在游戏里得到他所需要的这些“价值”,从而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如果在学习成绩方面不理想,身边人的否定和批评,会使孩子更愿意选择沉迷于电脑游戏,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满足自己想要的“价值”,极力逃避去面对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在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里,添加、创造或增大孩子感兴趣的、想要的“价值”,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在正向行为方面获得巩固,摆脱负向行为的困扰。

被压抑的主动性

我愿意做个弱者

正在上初三的海子是个有点羞怯的男孩子,说话细声细气。坐下来的时候双腿紧并,双手也总是交叉着。需要做手势的时候也不放开,说话慢条斯理,总有犹犹豫豫的感觉。

带海子来的爸爸很有点担心他的表现,因为在学校里或小区里,已经有孩子嘲笑海子是“娘娘腔”。不过这不是主要的问题,爸爸带海子来做辅导,关键是海子的学习状况不理想。虽然很听话,但是没有学习动力,总是被动地在家长的催促下去学习。写作业很磨蹭,如果是10点多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总要拖到12点才完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较差,很少跟同学来往,对什么事都不积极,悲观情绪很浓。

老师的反馈也是海子的学习主动性差。作业可以按时完成,但是质量不高,错题很多。应变能力不强,平时都懂的内容,题型一变就不能应对。在学校里表现得比较内向,跟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疏远,只跟一两个同学相处较好。

海子并不反对跟我单独谈话,只是一开始有点被动,问一句答一句的。海子的自我评价是悲观、内向、没有学习兴趣。

海子拿着咨询表格犹豫不定地看了半天,只填了名字和性别,就停住了笔。

“张老师,这些都要填吗?”

“是的,有困难吗?”

“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写。”他用左手紧紧地握着右手腕,好像担心一不小心笔会掉落。

“很多吗,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哦,年龄不会不知道吧。”

“嗯,貌似到12月份就15岁吧。”

“貌似?我可是次听人这样介绍年龄,你很特别哦。”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海子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并非15岁孩子的状态。他不停地问我怎么写,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要纠结半天,在我这里得到确认后才下笔完成,完全是一个习惯性的被动模式。

“你能讲讲自己对悲观的理解吗?有什么事会让你悲观呢?”

“我不知道,我不想做事,又不得不做,做了又要做错。唉,我也不知道,别人都说以后有理想,我却没有……我知道悲观的意思,我爸妈,还有我表哥,他们都说我悲观……我真的很悲观,好像,身边的人都是强者,只有我是弱者。”

“你愿意做一个弱者吗?”

“愿意。”

“可以告诉我理由吗?”

“做弱者就不用出头了,也不用承担责任。反正,也做不好。我爸跟你说了吧,我总是做错事情。我觉得,怕做错事的话,可以当一个弱者。”

在海子的成长记忆中,他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同。无论怎样努力,做的事情总会被父母挑出毛病。慢慢地,海子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不认可,甚至放弃了可以做对事情的念头。为了不“做错事”,让父母失望,他宁愿做一个不用承担责任的“弱者”。

内向、外向,孰好孰坏

海子主动跟我交流的个问题,好像是他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口:“张老师,你对性格内向、外向这个问题怎么看?”

“性格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中人、事物相对比较稳定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方式等。但性格随时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可塑性很大,也就是说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一般分为内向和外向两大类型,但是性格与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无关,也没有好坏之分。”

“噢,我以为内向性格的人很不好呢,我爸爸就一直说这样的人不容易成功。不过,像我这样内向的人,以后很难,嗯,很难找到工作吧。我都不愿意想以后,以后怎么办?”

“性格外向的人积极开朗,善于交际和表达。但是他们不愿意独立创造,依赖性较强;不拘小节,容易做一些考虑不周的轻率决定。所以,适合培养成开拓性人才。而性格内向的人虽然很少表达,在外人面前容易害羞,但是做事深思熟虑,认真仔细专注,很适合培养成学术型人才或者从事很精细的工作。你知道吗?心理学家做过研究,性格类型根本不能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先天因素对人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环境、与人相处、受教育的程度、心态的改变等,都会影响性格发生变化。”

海子听了以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轻松了,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久了。而且,由于父亲对内向性格较偏颇的认识,海子因此很担忧未来。

他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突然加重语气说:“对,我爸应该听听你说的话,他总是,怎么说呢,太落后了,可他说我固执……”

“你可以跟爸爸进行一些这方面的交流。你说的有道理,爸爸应该会支持你的。你愿意这样去做吗?”

“我倒是愿意,可是,我不能保证,他会听我说。他们都以为我不会说话,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是懒得跟他们计较。我不愿意说,说了他们也听不懂。”

海子的父母都是很能干的人,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事业成功都比较看重。而且海子的妈妈性格外向,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而父亲认为自己因为性格内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比较辛苦,不希望海子像他一样。所以,父母对海子在性格方面的要求较多,期望值也很高。

当父母总是在说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总是会想当然地把经验当作宝典,用自己的失败和成功告诫孩子人生的道理。他们的动机是没有错的,可是,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在乎孩子的价值取向,不关注孩子的行为模式,是很难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

“是你自己认为没有学习兴趣,还是家长或老师说的?”

“他们都说吧,我也这样认为。我只是不想学习,你能理解吗?反正就是一点也不想做这个事情……有时候,想提前工作就好了,也很害怕,我什么都不会,可能一块钱都挣不到。我爸总说我没有学习动力,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呢,有时候,想提前退休就好了,像我爷爷那样每天去钓鱼,也不操心事情……也没有十几岁退休的吧?唉!真没意思!”

“我懒得跟同学说话,都是一个人,同学都觉得我很软弱,有些人爱欺负我……嗯,就是上课前他们把我的书或文具扔来扔去地玩,上课的时候我就找不到了,也怕老师骂,就等到下课再去找。上课没有书,也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

海子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个头是比较高的,按理说应该不会轻易被同学欺负。但他似乎并不在意被别人捉弄,换句话说,他很享受躲在很被动的状态里不做事,根本懒得去为自己争取一些权利。

学习到底是为谁

在交谈过程中,海子一直像刚进咨询室一样,双腿紧并在一起,双臂交叠,说话只动嘴巴不动身体,手势也很少。喝水也是我提醒一次他就喝一口,不会主动去做。

“是因为经常上课没书不想学习,还是不管有书没书都不想学习呢?”

“怎么说呢?就是提不起兴趣,也可能,像我爸说的,没有学习动力吧。其实,我也在学习,只是速度很慢吧,我想,可能因为我性格内向吧。上课也觉得听懂了,一做题就错,考试的时候也特别想考好,题都做不完,唉……其实,我的英语成绩很好,是班上的前几名。我喜欢数学,但是数学差……我是在实验班,老师也把我当反面典型吧,总是找家长谈话。我学习的时候,思想总是跑到别的事上去了,真的很无语。”

“你想学好吗,比如说你喜欢的数学?”

“想,可是,没有信心,我就是无能的人吧?”

“真正无能的人是什么都做不好的,可是你有能够做好的,比如英语成绩,在初三的实验班里,还能保持在前几名,是非常优秀的。”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了一些,语气依然不太自信:“语文成绩也不行,可能,只是中间水平吧。不过,语文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描写得很细腻,我的作文还得过满分。就是,那些古诗词吧,我也老记不住。”

“作文写得好,那至少三分之一的成绩能够保证,另外在理解和记忆方面,多学习一些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技巧,语文成绩应该不难提升的,你觉得呢?”

“是的,语文成绩也考好过,不太稳定,我总是记不住东西。可能是脑子里想的事情太多了吧,整天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在想些啥。物理成绩也不算太差,在我们班差一些,跟平行班比较,我还算可以吧……”

海子说到自己比较有优势的地方,渐渐兴奋起来,语气变得热情,手势也增多了,只是说到父母的时候,语气又变得沉重起来了。

“我也想学习好,我努力了,都没有做好。我爸妈总说我不够努力,可是,我真的努力了,数学老师都说我很认真,只是没有效果,可能方法不对吧。唉,一想到我爸妈,简直就没气了……张老师,你看我很少上网,即使上网也不打游戏,只是下载一些好听的歌曲。他们也不让我看电视,音乐也不让听。好吧,我都听他们的,还说我不努力……”

“父母想我学习好,很失望吧。小学的时候学习好,父母对我很好,现在,应该是很失望吧,天天都在说学习学习,天天都在说……好像我就是个无用的人。唉!很多时候我不想跟他们说话,他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吧。父母很失望,可能想我以后没本事给他们养老吧。他们越说,我越不想给他们学习。”

“是父母要求你以后给他们养老的吗?”

“他们倒没有说,我认为是这样,难道不是这样吗?”他有点诧异地看着我。

“这应该是你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想法吧,我真没想到你也会有这样古老的想法。”

“为什么是爷爷奶奶的想法?”

“那时候社会发展没有现在好,收入不多,也没有社会保险之类的养老保障。他们退休了只有很少的退休金,没有工作的就什么收入都没有,当然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了。”

“是,我奶奶就是从来没有工作过,只做家庭妇女。”

“是啊,像你父母这么好的工作,退休了基本都可以拿到原来的工资,还有社会保险金支持,哪里会担心没有人给他们养老呢。换句话说,现在他们挣的钱是3个人用,等你以后长大成人了,差不多同样的钱只是他们两个人用,还比现在要过得舒服呢,为什么等你来养老?你以为你在给父母学习吗,很多孩子像你一样没有搞明白,你是在为自己学习,学习根本就是你自己的事,是在为你以后的事业和成功积累知识、技能和经验。”

“可是,既然是我自己的事,他们又逼我不停地学习……”他有点犹豫地看着我。

“因为爱才会这样的,你想想看,换成别人他们犯得上这样费心吗?就因为你是他们爱的孩子,他们才会希望你有甚至比他们还要好的未来,所以督促你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只是他们的一些方式、方法不太适合你,或者你不能接受而已。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我相信你父母为了你,也特别愿意改变,否则爸爸就不会带你来这里了,你说是不是?”

海子点点头,但是没有说话。我知道他在整理自己的思想,也没有打扰他,起身续了两杯水。

沉默了好一会儿,海子再开口时说的话正是我想听到的:“张老师,你说我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做了深入的探讨,共同找出了适合海子的方式。比如,不在任何一门功课的练习方面耗时间,除了能够轻易地一鼓作气完成的英文作业,其他科目都交叉进行。每次练习半小时就停下来,至少休息10分钟,再换其他科目的练习。如果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真正的难题,解答的时间尽量不超过10分钟,宁可留下来明天请教老师或同学也不在难题上面耽误时间和精力。因为自己的思维模式比较谨慎仔细,所以在总复习的过程中不跟同学比速度,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进行,等等。他渐渐变得兴奋,积极表示回去马上实施看效果。

第二次辅导是半个月以后,海子的态度非常配合。因为他回去后将我们共同商议的方法,应用到了他喜欢的数学上,在其他科目的学习方法上,他也做了积极的调整。通过学习方法的改进,他在数学小测验中成绩提升了,这让海子感觉这些学习方法真的很不错,自信心也增加不少。

另外,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海子不再有意躲避,尝试着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结果他发现,其实同学们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瞧不起他,表现得都较友好,这让海子非常高兴。

经过几次辅导之后,海子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都有了很大变化,走路都挺直了身板,也阳光了很多。暑假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海子的父亲打来电话,说海子考上了当地好的重点高中。

专家解读

就像海子的父亲所说,海子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只是学习没有动力。实际上,家长没有想明白,听话的孩子不需要主动,只要“听”大人说,然后照着“话”去做就行了。这样长期下去,孩子的整个行为模式都变成被动型的了。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家长表现得比孩子还积极、还焦虑,那么学习就变成了家长的事。学习如此,其他事情也一样。做什么?怎样做?从小到大,每一天每一步都被家长安排好了,而同时,孩子自我学习、成长的机会和能力也被家长拿走了。

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的能力,一步步指导孩子的人生路该如何走,这种爱的付出却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果:培养出只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的心态,自己不动脑筋想办法,惰性增加;没有独立自主意识,也不能积累一些足够应对问题的经验,经常没有自信心;孩子得不到肯定和认同,不是被动重复无效果的方法,就是停下来不做事情,坚持自己在没有动力的状态下,以免总是出错被否定……

父母需要经常肯定、鼓励孩子,重视对孩子内在的评价和激励,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努力过程和自主性;父母也要及时认可孩子的努力与进步,让孩子学会接纳自我,激发出对做事情的信心和愿望,相信自己是有用的人。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2013孩子*想让爸爸妈妈读的书!

  ★你或许想不到,孩子的心里有那么多的遗憾、伤心、委屈、愤怒、抱怨,他们甚至批评、指责父母,而原因只有一个:“父母从来没有抱过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我、从来没有肯定过我。”书中那些可能会让你感到刺痛、彻夜难眠的故事,将给你*及时的提醒:今天你拥抱孩子了吗?莫让小小忽略铸成终生遗憾!

  ★作者张晓红老师是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师,她在十数年的教育经历中,接待来求助的孩子成千上万,他们的行为看起来或奇特、或疯狂、或令人费解——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通过张老师对孩子耐心细致的引导,专业精准的解读,你会对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恍然大悟,从此你和孩子的心将紧紧地贴在一起。

  

★华人世界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说:“张晓红老师拥有十多年的心理辅导经验,尤其是家庭辅导。十数年来,每年超过1000个个案,她的功力是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出来的。”


媒体评论

  我们人类是个情感动物,情感才能够支持我们人类成为一个人,所以孩子在任何需要我们去拥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去拥抱,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亲密活动。

  ——李跃儿

  孩子需要拥抱,如果你不给他拥抱,那么他就会到外面去找抱。

  ——孙瑞雪

  倾听并非意味着听孩子说话,而是用我们的动作和感情来向孩子传达爱,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知道你很难过,我就在这里陪伴你,帮助你渡过这个难关。在倾听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轻柔地拥抱孩子,跟孩子有身体接触,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爱抚。

  ——小巫

  这里的每一个个案都很精彩,给我很强的震撼和冲击,我觉得每个故事都让我收获很多。张老师的语言方式和交流方式真的很棒,亲和、耐心、富有智慧,对我有很大启发,也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孩子所需要的*的滋养就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读者 彤彤妈

  今天有太多家长陷入了一种爱的误区,以为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给孩子,不惜自己的时间、精力、健康和金钱去为孩子创造*渥的生活条件,就是爱的*体现,却不知道孩子根本不领情,因为他们忘了一点——父母本身才是孩子*的安全感和好的礼物。这本书不啻为一个有力的提醒:孩子不要你的牺牲,只要你的陪伴!

  ——读者 晓林

  没理由的心疼,无条件的宽容,每天的拥抱、亲吻和陪伴,这才是有温度的快乐,摸得着的幸福,才是为人父母者送给孩子的好的爱啊!

  ——读者  鑫阳妈妈


书籍介绍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正在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做出各种奇特、疯狂的行为,想得到的却仅仅是你的一刻关注、一句赞美,甚至只是一个拥抱;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为了让妈妈爱自己、爸爸爱自己、妈妈爱爸爸、爸爸爱妈妈,一家人永远不分开,不惜让自己“患病”、甚至倒退生长;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也许正因为“咱家以后就靠你了”“你是妈妈最后的希望”之类的嘱托而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并被这份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也许正因听到“为了你,爸爸妈妈都累病了,你还不乖”的话而自责愧疚,并对父母的身体健康忧心忡忡,甚至噩梦连连;

……

这本书收集了很多孩子的故事,这些孩子或天真、幼稚,或焦躁、疯狂,或敏感、神经质,但从这些孩子的身上,你一定会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你将更加了解你的孩子,懂得以后该如何正确地爱你的孩子。

尹建莉:“接纳孩子,不是忍耐,而是看到人的有限性,然后以悲悯情怀拥抱孩子的过错。”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差评(528+)
  • 图文清晰(198+)
  • 一般般(238+)
  • 方便(454+)
  • 值得购买(584+)
  • 字体合适(530+)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5-01-19 12:05:0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陈***秋: ( 2025-01-18 11:24:35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邱***洋: ( 2024-12-22 01:40:2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林***艳: ( 2025-01-04 03:01:2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扈***洁: ( 2025-01-10 14:35:46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孔***旋: ( 2025-01-06 16:16:01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晏***媛: ( 2024-12-29 07:14:40 )

    够人性化!

  • 网友 潘***丽: ( 2025-01-08 18:10:2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融***华: ( 2025-01-02 22:12:06 )

    下载速度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