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金融学讲义:从金融看透日常,走向财富自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香帅金融学讲义:从金融看透日常,走向财富自由精美图片
》香帅金融学讲义:从金融看透日常,走向财富自由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香帅金融学讲义:从金融看透日常,走向财富自由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172037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
  • 页数:590
  • 价格:98.0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3:24:50

寄语:

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19-2020),超过27万人实证的“人人金融学”,从金融看透日常,构建你我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林毅夫、何帆、曾鸣等力荐


内容简介:

要买房,贷款多少年合适?有没有必要提前还款?

上有老、下有小,应该什么时候给家人买保险,什么时候买教育基金?

买股票有涨有跌,怎么才能踩对点,避免被割韭菜?

该不该辞了稳定的工作,跳槽去一家有员工期权的创业公司?

更重要的是

为什么金融是这一个世纪的显学?

为什么“金融立国”的美国能独占世界鳌头这么久?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

硅谷和华尔街之间是你中有我的关系吗?

科技金融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

如果你也关注这些问题,如果你也希望做一个现代金融社会的明眼人,这本书一定要看看。它能让你看清财富运行的本质,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金融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刚需”。香帅用通透、接地气的方式,将大到金融发展的历史、科技金融的未来,小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的运用说清楚。

书里没有晦涩难懂的名词和数学公式,只有金融的规律和洞察。香帅把金融知识层层剥开,让你深入理解金融的架构和本质,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学思维。

专业人士看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金融大历史视角;普通读者看了,可以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让自己离财富更近!


书籍目录:

前言 一门古老的学问,一个年轻的学科_ XI

 

章 金融世界观:建立理解金融的思维坐标

金融的本质:时间、资金和风险_ 003

第 001 讲 一万美元赠品里的秘密 _ 003

第 002 讲 美国南北战争的第二战场 _ 006

第 003 讲 现代人如何抵御风险 _ 011

金融的演化:财政与信用 _ 015

第 004 讲 王的信用: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_ 015

第 005 讲 圣殿骑士团:欧洲货币银行信用体系 _ 018

延伸阅读 个人资产配置的生命周期 _ 022

 

第二章 银行:现代经济社会的血管

信用创造:银行体系与货币信用_ 029

第 006 讲 银行创造了国家? _ 029

第 007 讲 比特币是货币吗? _ 031

第 008 讲 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经济冷热调节的闸门 _ 037

第 009 讲 中央银行:后贷款人 _ 043

银行与理财:财富流转的通道_ 047

第 010 讲 银行躺着赚钱的秘密 _ 047

第 011 讲 货币基金抢了银行的利润吗? _ 051

第 012 讲 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中国的影子银行 _ 055

延伸阅读 历史上的银行 _ 060

中国银行圈的血统和阶层 _ 063

 

第三章 投资银行:改变市场生态的新物种

传统血脉:金融市场的清道夫_ 069

第 013 讲 资金与监管:投资银行的双螺旋 _ 069

第 014 讲 发行承销:投资市场上的“婚介中心” _ 073

第 015 讲 兼并收购:企业的二手交易市场 _ 077

第 016 讲 反收购:如何抵御“门口的野蛮人” _ 083

创新载体:在博弈中变形成长_ 088

第 017 讲 投行的非传统血脉 _ 088

第 018 讲 资产证券化:从美国梦到美国噩梦 _ 097

第 019 讲 生活中的资产证券化 _ 102

 

第四章 基金:金融市场新王者

资管时代:中产阶层登上舞台_ 109

第 020 讲 让小投资者和大资本家一样投资 _ 109

第 021 讲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理论依据吗? _ 113

另类投资:新的财富集聚方式_ 116

第 022 讲 从*到达利欧:他们在对冲什么 _ 116

第 023 讲 私募股权基金:现代企业的苗圃 _ 122

第 024 讲 主权财富基金:市场上的超级玩家 _ 127

超额收益:找到那只替你赚钱的基金_ 134

第 025 讲 在投资的世界里,活得久才是王道 _ 134

第 026 讲 基金收益中的阿尔法和贝塔 _ 137

第 027 讲 基金的购买策略 _ 140

延伸阅读 投资基金,你需要提防这些坑 _ 145

 

第五章 债:古老的金融契约

信用杠杆: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世界_ 153

第 028 讲 债:人类古老的金融行为 _ 153

第 029 讲 货币真的起源于物物交换? _ 157

第 030 讲 债务螺旋:中国王朝更替的金融逻辑 _ 159

债的成本:都是信用惹的祸_ 163

第 031 讲 金融视角的“李约瑟之问” _ 163

第 032 讲 为什么总是说“中小企业融资难”? _ 166

第 033 讲 欠债不一定还钱:债务违约的必要性 _ 170

延伸阅读 信用卡里的秘密 _ 173

 

第六章 股:来自欧洲的伟大创新

利益共同体_ 181

第 034 讲 公司:现代市场的塑造者 _ 181

第 035 讲 股权工具改变的世界 _ 187

金融追溯权_ 193

第 036 讲 中小股东的利益被谁代表 _ 193

第 037 讲 A 股和 H 股价差之谜 _ 199

 

第七章 金融衍生品:是天使也是魔鬼

对冲与套利_ 205

第 038 讲 衍生品市场:商品和交易的认知革命 _ 205

第 039 讲 天使魔鬼两张脸:股指期货、期权和互换 _ 212

第 040 讲 无风险套利:衍生品的相对定价 _ 222

 

第八章 资产定价:评估和量化风险

为风险定价_ 229

第 041 讲 “风险三剑客”:方差、偏度和峰度 _ 229

第 042 讲 风险资产面面观:股票、债券和房地产 _ 233

第 043 讲 股市大盘同涨同跌背后的秘密 _ 239

资产定价理论_ 244

第 044 讲 金融学大爆炸:投资组合理论 _ 244

第 045 讲 夏普比率:寻找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_ 247

第 046 讲 因子模型:寻找金融资产收益中的规律 _ 249

第 047 讲 股票市场里的“投机因子”能赚钱吗? _ 253

第 048 讲 给资产估值: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_ 256

延伸阅读 投资是一场输家的游戏 _ 266

 

第九章 理性预期:市场总是正确的

有效市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_ 271

第 049 讲 你理解的“有效市场”对吗? _ 271

第 050 讲 A 股市场是有效市场吗? _ 276

第 051 讲 涨跌停和熔断: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_ 280

市场失灵:套利也是有成本的_ 289

第 052 讲 噪音交易者:散户的悲催别称 _ 289

第 053 讲 基金挤兑:大难临头各自飞 _ 292

 

第十章 投资者偏误: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认知偏差:人类从不理性_ 297

第 054 讲 投资是人的行为 _ 297

第 055 讲 前景理论:为什么我们一错再错 _ 301

行为偏误:利用偏误赚钱_ 307

第 056 讲 内行陷阱与羊群效应 _ 307

第 057 讲 保守主义与过度自信 _ 313

第 058 讲 框架效应与有限注意力 _ 319

 

第十一章 世界投资:大师的智慧

百年世界投资大师的智慧_ 327

第 059 讲 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 _ 327

第 060 讲 技术分析鼻祖:威廉·江恩 _ 331

第 061 讲 可复制也不可复制的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 _ 336

第 062 讲 反身性炼金术的开创者:乔治·* _ 342

第 063 讲 像正常人一样投资:彼得·林奇 _ 346

 

第十二章 投融资决策:每个决定都重要

公司的资本结构_ 353

第 064 讲 融资决策:决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_ 353

首次上市:上市其实没那么神_ 361

第 065 讲 IPO:是融资还是圈钱 _ 361

第 066 讲 壳价值:中国 A 股市场之怪现状 _ 366

第 067 讲 红筹股:中国企业境外融资的金融创新 _ 369

兼并收购:门口的野蛮人_ 376

第 068 讲 兼并收购决策的底层逻辑 _ 376

第 069 讲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出海”的喜和忧 _ 381

延伸阅读 IPO 抑价还是 IPO 溢价 _ 384

“并购时代”:中国市场上的兼并收购浪潮 _ 389

 

第十三章 公司治理:怎样同床异梦地过下去

不对称信息与治理机制_ 393

第 070 讲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什么那么难 _ 393

第 071 讲 如何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_ 398

延伸阅读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治理难题 _ 409

 

第十四章 财务报表:你需要理解的公司账面秘密

策略性信息披露_ 415

第 072 讲 三分钟摸底公司财务健康状况 _ 415

延伸阅读 谁是财务报表的看门人 _ 425

 

第十五章 分红:上市公司的重要决策

企业的分红决策_ 433

第 073 讲 什么样的企业会分红? _ 433

第 074 讲 A 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分红吗? _ 436

第 075 讲 股票回购是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吗? _ 440

第 076 讲 中国上市公司“高送转”的秘密 _ 442

 

第十六章 创新、监管与危机:金融市场的三位一体

创新与监管:猫和老鼠的游戏_ 449

第 077 讲 金融创新的本质是思想革命 _ 449

第 078 讲 金融监管:金融市场的逆熵过程 _ 452

第 079 讲 《巴塞尔协议》:银行监管的稳健性原则 _ 455

第 080 讲 创新、监管和危机:金融市场的新陈代谢 _ 459

第 081 讲 从“4 万亿”理解 2008—2018 年的中国金融监管变化 _ 466

信用崩塌_ 472

第 082 讲 信用崩塌是金融危机的本质 _ 472

第 083 讲 金融危机真的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_ 478

延伸阅读 什么样的金融创新能在中国成功? _ 485

 

第十七章 科技金融:正在成为现实的未来

科技金融的全貌_ 491

第 084 讲 科技金融在颠覆什么? _ 491

第 085 讲 创造与挑战:科技金融是把双刃剑 _ 495

科技金融巨头的关键词_ 500

第 086 讲 蚂蚁金服:数据驱动的金融平台生态 _ 500

第 087 讲 哪家企业有成为科技金融平台生态的潜力? _ 507

区块链、比特币与智能合约_ 511

第 088 讲 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_ 511

第 089 讲 区块链:对世界的颠覆性改变 _ 523

第 090 讲 智能合约就是“如果……则……” _ 535

未来社会_ 540

第 091 讲 微粒社会:高清的个人主义时代 _ 540

第 092 讲 信用社会:可以量化的未来 _ 544

第 093 讲 隐私和数据石油:大数据时代的两难命题 _ 548

延伸阅读 数字时代:从在线到演化 _ 552

 

第十八章 金融思维方法论:金融其实是人生决策

第 094 讲 预期思维: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 _ 559

第 095 讲 贴现思维:思考未来是人生的起点 _ 562

第 096 讲 复利思维:请相信长期的力量 _ 567

第 097 讲 风险思维:守住底线,大胆突破 _ 571

第 098 讲 杠杆思维:帮你找到时间的杠杆 _ 575

第 099 讲 信用思维:金融行业的灵魂 _ 578

 

后记 金融视角下的人类社会演进 _ 583


作者介绍:

香帅,本名唐涯,知名金融学者,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原北京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宏观金融、行为金融学和数字金融。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财经日报》广受欢迎的财经专栏作家,著有《金钱永不眠》《钱从哪里来》等作品。

“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创始人,得到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20世纪 9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某汽车公司推出了一款价值1万美元的车,但无论经销商们使出什么招数,甚至不惜血本降价 15%,销售还是疲软。一筹莫展之际,一位聪明的经销商想出了一个“免费送车”的主意:买一辆车,送一张面值1万美元的 30年期的美国国债。

买 1万送 1万,这个诱惑实在太大,很多原本没有购车计划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往这家车行跑,担心稍一迟疑,这个天上掉的馅饼就砸不到自己,车辆销售一时疯涨,这个经销商车行一战成名。

但这真是“馅饼”吗?

聪明人应该已经注意到:这个赠品不是 1万美元现金,而是“ 30年后到期面值1万美元的美国国债”,消费者拿到的“ 1万美元”是 30年后的1万美元。

按照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平均 8%的美国国债利率算, 30年后面值1万美元的债券折合到当时,相当于 994美元。也就是说,销售商送出的是仅 994美元的赠品,让利幅度为 9.94%,远不如 15%的打折力度。

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下,面值1万美元的 30年期国债,只相当于当下的 994美元。这意味着 30年的时间折掉了 9000多美元。在这里,时间被量化成了具体的金钱。这就是金融基础,也是重要的一个概念,叫“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朴素真理——“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

在金融世界里,“时间就是金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可以度量、计算以及用来支付的。这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会深刻改变我们每个人生活轨迹的事实。

假设能坐上时光机器,让时间从 2017年 12月倒回到 2007年 12月,这时你 22岁大学毕业,家里给了你 10万元。你是选择吃光、用光、身体健康,还是选择做些金融安排?比如:

(1)存银行。如果 2007 年存 10 万元, 10 年后可以拿到 14.8 万元。(用 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2007年到 2012年平均利率 4.87%,2012年到 2015年平均利率 3.48%,2015年到 2017年平均利率 2.75%,按复利计算。)

(2)买股票。如果你买的是中石油的股票, 10万元在 10年后就变成了 3.3万元;如果你当时很有眼光, 10万元全买了腾讯股票, 10年后这笔钱就变成了 330万元。两种选择,10年后的价值差了 100倍。

(3)买房子。按照 30%的首付比例, 10万元够买一个价值 30多万元的房子。 2007年北京海淀五道口某著名小区的房价是每平方米 1万元出头,10万元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一个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的 30平方米的小单间。10年后,这笔投资值 330万元,而且还在持续上涨中。

一笔数额不大的资金( 10万元),因为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在相同的时间维度( 10年),产生了差距上百倍的时间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时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这些数字上,更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我们仍然把时间从 2017年倒回到 2007年,刚大学毕业的你,还面临着其他的人生决策—在找工作的时候,是使尽浑身解数挤进一家像诺基亚这样的世界 500强公司,还是被一家成立不久、求贤若渴的创业公司,比如 58同城,用薪水加股票期权的方法招到麾下?

在这 10年中,你聪明、努力、上进,在诺基亚已经干到了中层;但 10年后,诺基亚大势已去,开始裁员,你必须重新进入人才市场寻觅下家。而在另一个选择中,同样上进的你,在 58同城已经成为业务骨干,“ 1个亿的小目标”也已经实现了—因为 58同城已经在美国上市成功,你的期权变成了财富。

10年前的决策,10年之后深刻地影响了你的处境、生活和未来。

这些不同决策和路径的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逻辑:金融工具对我们拥有的相同时间(未来 10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时间价值。

再想想古话里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就会感到人类认知的底层逻辑真的是历久弥新。古人已经模糊意识到时间是有价值的,但直到近现代,这种认知才被拓展成了体系化的金融学和金融行业:

“时间”是一种原料,金融工具则是对这种原料进行加工,做成不同的产品。用学术语言表达,金融就是为时间定价,我们购买金融产品、做金融决策,本质上就是购买时间不同的未来价值。

这种选择带来的时间价值差异是普遍适用的。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地方,差异就越明显。假如 1986年一个美国人买了1万美元的政府债券,另一个美国人买了1万美元的微软股票。 30年后这两个人的生活会大相径庭:买债券的 1万美元变成了 8万美元,而买微软股票的1万美元变成了 1086万美元。

这种魔法故事在不同的国家、领域反复上演:一样的原始资金,经历一样的时间,因为选择了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未来财富的格局被完全改写。

就像耶鲁大学的戈兹曼教授所说:金融技术就像人类建造的时光机器,它没有移动我们的身体,但在时间轴线上移动了我们的金钱,也改变了我们的处境。



原文赏析:

随着各大互联网平台上融资业务的发展,它们在放贷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也总结出了很多和传统银行不一样的信贷模型变量。比如,“商铺对顾客的回应速度”就是蚂蚁金服在对淘宝商铺发放贷款时会考查的一项数据,它能很好地预测坏账率。用过淘宝的女生对此会更有体会一一及时响应顾客问题的店家其顾客黏度会高很多,店铺的流水更有保障。从经济学的逻辑分析,这是有道理的:和线下店相比,顾客面对的供给几乎是“无限”的,在生产能力不匮乏的时代,各个小微商铺很难在产品端快速建立竞争壁垒所以拼人力资本的“服务端”会更容易让店铺胜出,这种店铺的违约率自然也会相对较低。


人类社会面临三大约束:时间的不确定性、资金的匮乏和个体无法承受的系统性风险。而金融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时间的价值、资金的聚集、风险的分散。

金融市场形态的产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不同文明制度演化的结果。中国的金融市场,从中央集权的帝国内部演化出来,形成了以中央财政为核心、以税收和资源分配为重点、自上而下的货币经济体系。而欧洲的金融市场产生于“小国林立、分封而治”的大背景之下,形成了以银行为核心、分权制衡下的信用货币经济。

金融本质—时间,资金和风险

"金融技术就像我们建造的时光机器·它拓展了我们想象和计算未来的能力,然后塑造了一个可量化、可交易的时间维度,让我们人类越来越变成时间的生物。"—耶鲁大学教授威廉·戈兹曼

10年前的决策,10年之后深刻地影响了你的处境、生活和未来。

这些不同决策和路径的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逻辑:金融工具对我们拥有的相同时间(未来10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时间价值。

03 现代人如何抵御风险

保险:社会分担个体保险

中国农民天灾则家破人亡成流民,美国有极为发达的农业保险机。

种植玉米的农民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而“安全感”恰恰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是社会进步、创造、创新的必要条件。通过保险机制,农民对冲了天灾风险,获得了安全感。

除了保险以外,其他金融工具也大多具有风险共担的功能。风险的“共担”让人类社会减少了对自然及其他个体的依赖性,获得了经济和人身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激发出人类社会更大的创造力。

股票:让更多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荷兰的海上贸易

风创 创投:社会分担创业创新风险

不管是保险、股票,还是风投、创投,金融使人类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个体、企业都被赋予了更大的能量,人类活动的范畴、思维创新的能力都被拓展到新的高度。

思考题

一个创业者...


二战后,全球亟待重建货币金融秩序。1944年7月,44国代表汇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开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议题就是决定“用什么做全球货币体系的锚”。


这意味着,并不是只有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应的水平,银行、企业,甚至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货币的供给。比如,经济形势不好、市场风险大时,银行就会“深挖洞,广积粮”,加大自己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并导致货币扩张机制萎缩。2008年次贷危机时,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通过贷款和大规模购买资产,使其基础资产扩张了377%,但M1的增幅还不到111%,这主要就是银行惜贷,主动加大了自己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导致的。

no12 中国的影子银行: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

而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诸如证券、信托、基金等,在资金筹集方面的能力和银行相比都偏弱,但它们受到的监管也相对比较宽松。所以,银行和这些金融机构一拍即合,“我出钱,你出力”—银行通过和证券、信托、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绕开金融监管,把资金投到利润最高的行业和市场上去,开展一些“类银行”的金融业务。这些业务或多或少都具有银行信贷扩张的功能,但是又在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形成俗称的影子银行。

银行仅是通道

中国很多百姓理所当然地认为银行产品没有风险。其实从2012年开始,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这样的大银行都曾出过违约事件0

以华夏银行的“中鼎财富”系列理财产品为例。这个理财产品背后其实是河南新通商投资集团主导的股权融资计划,华夏银行只是作为销售通道来募集资金。项目投资门槛是50万元,承诺的年化收益率高过11%~13%,是当时存款基准利率的3倍多,加上华夏银行的信用背书这款产品很快就募集了1。6亿元的资金。买的是一个高风险股权融资计划。融资计划失败,银行是不负保本责任的。

经济上行的时候,一切看上去很美好,但一旦经济下行,项目无以为继或大面积亏损,以为银行产品“刚兑”的百姓就只能自认倒霉。在这种模式中,银行实际上是给其他金融机构的项目贷款做“通道”,拉长资金使用链条,掩饰资金最终使用用途,从而...


但风险永远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来临。量化投资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从历史数据中挖掘规律和趋势,这意味着,投资模型和策略的准确度都是有前提的一一旦这些规律和趋势赖以存在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越是复杂的模型越容易溃败。

中国的量化交易

当时已经谈好募资,要把量化策略付诸实践,结果2015年发生股灾,之后市场规律大变,股指交易被限制,什么策略都没用了。等限制放松之后再测试这个策略,收益率大降,波动率也变得很大了。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股灾之后,整个A股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和资金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小盘轮动的效应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换句话说,市场的规律永远没那么容易掌握,中国的市场尤其如此。所以,中国市场上量化策略的风险可能也远远大于发达的成熟市场。

资产证券化

现金贷的资产证券化:潜在的次贷市场

2017年,中国推出了第一单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新派公寓权益型房托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随着中国“房住不炒”政策的加强,有人开始担心房价下跌会引发中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由于中国高达30%~70%的首付比例和各种严格的贷款政策,中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还不需要考虑次贷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次贷风险”。

现金贷和普通的车贷、房贷、信用卡贷款有什么区别呢?不管是买车、买房还是消费,都是有具体消费场景的。对于放贷方的风控而言,有消费场景的贷款,资金去向是可以追踪的,所以风险更低。而现金贷是一种用于个人短期消费的纯信用贷款,贷款机构不过问资金去向。资金可能会流向股市,甚至赌场,而且不追踪贷款去向,就很难测算借款人的综合借贷情况,多头借贷的现象会非常严重。另外,你只要仔细计算一下就会发现,现金贷的年化利率其实非常高,普遍超过36%,有的甚至达到了100%。


了,但直到1952年、这个湿辑才被芝加斯大学博士生马科维获松据出

来,形成一套系统的金融理论。

在理解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之后,马科维茨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找到最优的投资组合,所谓最,即在相同收益的情况下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他把组合中所有证券的投资比例视为变量,将证券资金配置问题转化成设计一个数学模型一对每一个固定的收益率求最小方差,或者对每一个固定的方差求解最大的收益率的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解析一组多元方程得到标准答案。

数学模型简单,以至于马科维茨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答辩中都受到歧视,被讽刺为“这不是经济学”(This is not economics)。但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却迅速意识到这个模型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可量化的框架。只要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就可以准确地找到最优投资组合。从此之后,投资从一门充满经验和艺术性的操作,逐渐转变为可以通过系统化学习掌握的科学和技能。直到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现代金雕学的几乎所有分析,仍没有脱离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中的“风险-收益”框架,同时,基金业的从业人员也开始朝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发是由于对基金行业和金融学科的重大理论贡献。马科维获在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来自北大名门正派的金融学课程:当金融与你我密不可分,站在高处,构建金融学思维,重新理解财富

来自“生活中的金融现象”,人人都可以读:不需要专业知识,也没有难懂的公式,通俗直白,助你成为现代金融社会的明眼人,看清财富运行的本质,做出正确决策。

来自超27万人共学课程的精编精选:7次修改,将知识点层层剥开再串联,每一章独立成篇,每一讲都是知识的独立入口,既可以从头到尾通读,也可以随手翻开一章。5分钟拿下一个金融知识点,架构属于自己的金融知识体系。

林毅夫、曾鸣、黄益平、宋国青、何帆、王立铭、张斌等力荐


媒体评论

大到国家的执政者,小到平民百姓,若能弄通金融的内涵和运行规律、自如运用,就能趋利避害、增值财富、积累资本,个人和国家也会随着金融的发展水涨船高。唐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读懂、弄通金融学理论的专家学者之一。推荐大家读这本书,看她是如何用生花的妙笔、引人入胜的感染力,给普通人讲透金融学的。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唐涯在年轻一代学者当中非常难得:她有严谨的学术训练和扎实的研究功底,更重要的是,她有非常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历史积累。在这本书里,她能把重要的、复杂的理论概念讲得清晰明了、通俗易懂。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对金融有一个全面、深入又实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财富和时间,获得更大的自由。

——曾鸣  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

 

金融专家很多,但讲得清楚的金融专家却很少,能把金融问题讲清楚并且还讲得非常有趣的金融专家那真是少之又少。唐涯真的很难得,学问做得好,却一点不学究,年纪轻轻,穿着也很时尚,讲起金融来清楚又有趣。看唐涯的这本金融学讲义,不但可以学到有用的金融知识,还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唐涯是年轻学者中的佼佼者,既有扎实的学术积累,又善于在现实世界中上下求索。更难得的是,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得到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的基础上,迭代了这本书。大到东西方文明的历史分野,小到怎样买货币基金,这本书里都有涉及。她用新颖的视角、妙趣横生的笔法,向你展示了一个看待世界的独特维度,帮你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做好自己的财务安排。

——宋国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别的金融学家负责附魔,香帅只负责祛魔。对很多人来说,金融是盲区,也可能是陷阱。当你像近视眼司机一样,深夜里在陌生城市的陌生街道上战战兢兢地开着一辆陌生车子时,香帅的甜美声音响起——她是你的私家专属GPS导航。

——何  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教授

 

对我来说钱这个东西就像一个沉甸甸的黑箱,我知道它重要,现代世界不能没有,还能听见箱子里总是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但是真不知道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香帅的金融学讲义,对我而言就是一场打开黑箱、真正理解金钱流动,甚至理解现代社会底层运行规律的体验之旅。以后每次把钱往箱子里扔的时候,也知道正确姿势是什么,哪里有坑了。

——王立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香帅金融学讲义》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金融学,饱含了对这个时代的细微观察,也饱含了金融学的要义。这本书彻底赶走了金融学的枯燥。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以流畅的语言,将深奥的金融理论,结合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进行系统化的阐述和分析,是一桩宏大的工程—— 这正是《香帅金融学讲义》的不凡之处。看着唐涯从一个金融本科生成长为这个时代*前卫的中国金融学者,真是一件惊喜又愉快的事情,更祝愿更多从业者和普通百姓能从她带来的金融通识体系中受益。

——蔡来兴  国务院参事,原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这本香帅金融学讲义,以作者广博的文史素养、精深的专业研究、挥洒自如的酣畅笔风,开创了金融经济新文体。

——段大为  科大讯飞副总裁


前言

一门古老的学问,一个年轻的学科

和现代金融学这门年轻的学科不一样,金融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学问是知识、智慧、经验( knowledge, wisdom,experience)的总结提炼。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概念,对应一套知识体系,经常和专业、课程(discipline,subject)等相关联。

古老的金融学问:人类关系数字化表达的总和

和所有的学问一样,金融的学问是从现实问题开始的。私有财产的出现、对抗天灾人祸这些不确定性的需要,使财富转移和交易成为刚需。随即,对财富进行精确衡量、计算的“货币”出现,资金的融通借贷,即跨期的价值交换也开始出现。

通过价值和资源的跨期安排,人类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财富从具象的物品转变成抽象的数字。与财富、货币密切相关的知识经验逐渐成为古代社会的数字化认知和抽象化思维,支持着社会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复杂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抽象化数字表达,是人类社会对抗不确定性的学问。

年轻的金融学科:给不确定性定价

关于金融的学问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跨期交易和配置资源,降低不确定性。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学者们沿着机械物理的科学研究路径,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 MM定理到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再到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布莱克和舒尔茨的衍生品定价模型,现代金融学的学科大厦逐步落成。

所谓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一种范式表达,它要求将某种学问用现代科学的范式和体系进行结构化包装。只有这样,才能把非标准化的知识、智慧、经验变成标准化的产品,才能适应工业时代标准化教育和科研的需求。

而现代科学体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路径,一个是牛顿的机械物理路径。作为和“人”的行为联系紧密的学问,经济金融学科的发展应该更适应于生物体演进的方向。但是,人是个太过复杂的物种,如果按照生物演进的路径来研究金融,我们很难得到一套严密的标准化的方法论。

所以,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开始到保罗·萨缪尔森,古典经济学家们将动态的市场简化处理成相对静态的点,引入大量的数学计算方法,去寻找市场的均衡。“机械物理路径”成为现代经济学科演进的方向。现代金融学科正是借鉴了微观经济学的这套方法论,给风险定价,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不确定性的交换和交易。

金融天然数字化的特性让它的学科化非常成功,并很快在全世界产生了旋风式的效应。这门“离钱近”的学科成为全球各类教育的“显学”。今天我们在各种教材上看到的金融学,就是这样标准化的金融学科产品。

但这并不是真实世界的“金融学问” —巴菲特说自己从来不信金融学,其实他不相信的是这套相对规律化和标准化的金融学科教育。他本人也言行一致,从沃顿商学院退学,成为这个世纪伟大的投资者。

作为一门人的“学问”,金融是动态的,人性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利弗莫尔到*,现代金融投资大师都是洞察人性和动态决策的高手。

作为人类关系的抽象化数字表达的学问,金融和数字化时代密切相关,提供了将人类社会不断资本化的工具、路径和思考框架。

而这些内容,正是得到 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一年的课程所努力提供的—摒弃金融学教材惯常的公式计算和晦涩术语,以中国本土的数据、案例、现实为线索,用平常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完成一次从学科到学问的金融通识教育。

你面前的这本书,是 300多讲课程内容浓缩成的约 50万字的讲义,是在课程原有逻辑的基础上,对所有文稿进行了精简、整理和重新结构化的产品。

讲义保留了现代金融学和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第二章、第三章覆盖了货币银行学和投资银行学的基础知识点;第四章到第七章则拓展了投资学中的基础部分,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对金融工具进行了重新诠释;第八章到第十章、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则分别涵盖了商学院经典课程“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的基本知识点。

另外一些章节则是教科书中很少涉及,但和个人、机构的金融决策密切相关的内容:第十一章从宏观背景和微观操作方面整理总结了 20 世纪六大投资大师的投资逻辑;第十六章将金融创新、监管和危机放在一个统一框架下进行分析;第十七章用长达 10讲的篇幅对目前炙手可热的科技金融做了全景式的解析和释疑—科技金融的行业全景是什么、代表性平台企业的内在演化逻辑、比特币的特征和未来、区块链的原理和应用前景,以及科技金融带来的社会变迁前景。

章和第十八章则对应着金融世界观和金融思维方法论。这也是我对这本讲义的希望所在——在这样一个注定金融深化的大时代中,打破金融教育高不可攀的门槛,帮助普通人建立自己的金融思考框架,以在求职、求学、创业、婚姻、家庭的各种决策中,能运用金融工具和思维,成为善于权衡风险和收益的人。

这段约 600页的旅程已经开始。

祝你好运。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来自北大名门正派的金融学课程:当金融与你我密不可分,站在高处,构建金融学思维,重新理解财富

来自“生活中的金融现象”,人人都可以读:不需要专业知识,也没有难懂的公式,通俗直白,助你成为现代金融社会的明眼人,看清财富运行的本质,做出正确决策。

来自超27万人共学课程的精编精选:7次修改,将知识点层层剥开再串联,每一章独立成篇,每一讲都是知识的独立入口,既可以从头到尾通读,也可以随手翻开一章。5分钟拿下一个金融知识点,架构属于自己的金融知识体系。

林毅夫、曾鸣、黄益平、宋国青、何帆、王立铭、张斌等力荐

-----------------------------------------------------------------------------------------------------------------

要买房,贷款多少年合适?有没有必要提前还款?

上有老、下有小,应该什么时候给家人买保险,什么时候买教育基金?

买股票有涨有跌,怎么才能踩对点,避免被割韭菜?

该不该辞了稳定的工作,跳槽去一家有员工期权的创业公司?

更重要的是

为什么金融是这一个世纪的显学?

为什么“金融立国”的美国能独占世界鳌头这么久?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

硅谷和华尔街之间是你中有我的关系吗?

科技金融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

如果你也关注这些问题,如果你也希望做一个现代金融社会的明眼人,这本书一定要看看。它能让你看清财富运行的本质,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金融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刚需”。香帅用通透、接地气的方式,将大到金融发展的历史、科技金融的未来,小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的运用说清楚。

书里没有晦涩难懂的名词和数学公式,只有金融的规律和洞察。香帅把金融知识层层剥开,让你深入理解金融的架构和本质,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学思维。

专业人士看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金融大历史视角;普通读者看了,可以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让自己离财富更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579+)
  • txt(502+)
  • 强烈推荐(121+)
  • 下载速度快(168+)
  • 盗版少(86+)
  • 种类多(291+)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 2024-12-20 22:25:0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曾***玉: ( 2024-12-27 12:38:25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索***宸: ( 2024-12-28 13:15:3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习***蓉: ( 2024-12-24 12:44:14 )

    品相完美

  • 网友 冯***丽: ( 2024-12-21 04:25:00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田***珊: ( 2025-01-13 01:26:3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戈***玉: ( 2025-01-18 10:51:29 )

    特别棒

  • 网友 权***波: ( 2025-01-18 03:52:3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辛***玮: ( 2025-01-19 17:54:2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冷***洁: ( 2025-01-05 05:09:5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潘***丽: ( 2024-12-30 09:43:04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1-12 00:39:3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屠***好: ( 2025-01-07 02:38:51 )

    还行吧。


随机推荐